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1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4759篇
中国共产党   462篇
中国政治   1271篇
政治理论   336篇
综合类   167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严利东 《河北法学》2002,20(3):83-85
归入权依内部人短线交易而产生 ,对内部人短线交易之收益行使归入权旨在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性。我国《证券法》对归入权的行使规定过于宽松和机械 ,操作性不强。结合美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证券交易法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实践 ,对行使归入权的主体、归入权行使的对象、行使归入权的期间以及归入权的利益计算等进行分析 ,指出我国在归入权的行使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2.
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女工的需求成了纺织、制鞋、箱包、玩具、电子元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首选,男女比例高达1:10在一些企业普遍存在。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进城务工女性约有150万人。这一浩浩荡荡的人群,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生理特点,正经历着工作和生存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73.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具有拘束审判权力和免除一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功能.辩论主义、诉讼经济主义和诚实信用原则是自认规则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立法中自认规则的缺失,阻碍了民事诉讼实践的发展,应在立法上构建自认规则,建立释明权制度.  相似文献   
74.
吴氏夫妇以42万元的价格出卖北海市铜鼓里二巷11号三层楼房给郑某、徐某。合同约定:郑徐2人预付40万元购房价款后,吴氏夫妇应在6个月内办理过户手续。双方签约后,郑徐2人按约预付房款40万元。吴氏夫妇在出具  相似文献   
75.
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之间平等对抗、法官享有司法审查权等“诉讼”特性。两大法系国家虽因诉讼观念的不同而在侦查的诉讼化程度上存在差异,但二互相融合相吸收的趋势却日益明显,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大量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其侦查的诉讼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司法实践,以有限的诉讼化为目标重建我国侦查制度。具体思路是;适当限制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赋予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一定的侦查权和针对侦查机关行为的较为全面的防御权,赋予法官以司法审查权。  相似文献   
76.
77.
78.
集体组织成员资格及成员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兴国 《法学杂志》2006,27(2):91-94
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除了以户籍为一般原则外,还应结合成员与集体组织的经济生活联系以及是否与集体组织有特殊的约定等多种因素考虑是否取得集体组织成员资格。本文在对集体组织成员资格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民法原理出发,对集体组织成员权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
80.
一物一权原则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焕国 《时代法学》2006,4(1):68-72
传统一物一权原则为罗马法时代的产物,仅适用于有体物和所有权,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一物一权的基本功能在于建立物与权利的法律联系,该种物权法基本立法技术应为我国采纳。为因应社会发展变迁,“物”应包括有体物、无体物、集合物等,而“权”则对应所有权、他物权以及知识产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