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4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69篇
世界政治   2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5426篇
中国共产党   1052篇
中国政治   2550篇
政治理论   621篇
综合类   170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906篇
  2013年   882篇
  2012年   954篇
  2011年   1036篇
  2010年   951篇
  2009年   1013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588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51.
将街头官僚置于街头官僚理论框架下,在归纳分析国内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街头官僚的概念进行辨析,并从街头官僚的本质属性出发,在“目标取向”、“行为取向”形成的框架之中,探讨分类可能、行为形成原因以及对其控制路径,在此基础上勾勒出街头官僚的边界,以推动该议题的规范化和深入化。  相似文献   
952.
在民事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当生效法律文书进入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后,因为语言文字本身的局限、执行风险的存在以及司法权威的缺失等原因,执行释明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执行释明权的对象主要包括执行根据、执行措施、执行风险等。这种释明权要受到正义理念、科学方法论、解释规则、法官素质等约束。  相似文献   
95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策执行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政策执行研究者.他们在政策执行研究方面各自持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视角既具有自己的特色,又彼此间形成了相互借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4.
论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缺陷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和第一百七十条第三款规定了公诉转自诉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被害人利益,也是对国家侦查机关或公诉机关行使权力的一种制约。客观地讲,给被害人以特殊的救济方法,制约侦、诉权力滥用,这一理念应当予以肯定。但是,这项制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受非议,不少学者认为其理论存在缺陷,实践中被害人也难以真正通过自诉程序得到救济,而且破坏了刑事诉讼中其他原则、制度的执行。文章从加强被害人人权保障和被害人诉权制约检察机关公诉权的角度,探讨建立由被害人对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的机制。作为对当前公诉转自诉制度的重构。  相似文献   
955.
行政登记是行政机关广泛使用的行政管理手段,它的成立、变更与撤销涉及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方方面面的权益。本文从诉讼的角度,探讨行政登记对行政第三人造成侵权时的法律救济问题。  相似文献   
956.
公司僵局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难题,本文以中国首例合资煤矿僵局——山西亚美大宁公司的公司僵局为例进行了评述和分析,并藉此论述了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57.
我国控制股东违背诚信义务已有诸多表现,海外法律对此有各种防范、救济规定,我国公司法虽然亦有相关规定但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对控制股东违背诚信义务的防范应当修正控制股东表决权、赋予少数股东法定权利,救济制度和措施包括股东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以及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958.
申旺 《法制与社会》2010,(22):127-127
21世纪,进入WTO后的中国企业面临着发展与挑战,企业商业秘密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文仅针对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措施展开思考,从"事前"的积极防范和"事后"的司法救济两个过程出发来进行讨论,给出应对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9.
杨素娟 《中国法律》2008,(5):23-24,85-87
一、环境健康损害的医学认定应专业化、规范化,其法律救济也需定型化、标准化 污染物质通过生活环境作用于人体,进而产生健康危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医学和法学问题。一般侵权行为导致的人身损害(以下简称‘一般健康损害’)多为直接性侵害,侵害对象特定,并以肢体伤残为主,损害后果即现,损害计量较容易。因此,被害人依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的、公正的救济。  相似文献   
960.
黄晶 《法制与社会》2010,(22):106-108
国际贸易救济措施是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在动态博弈中的均衡:一方面,国际贸易救济措施是贸易自由化的产物和保障,其价值取向的归宿是贸易自由;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救济措施具有适度的自我保护性质,在客观上存有沦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工具的危险。正是在"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这一矛盾体中,国际贸易救济措施才逐步形成、发展。面对金融危机下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威胁,正确把握国际贸易救济措施的二重性对于我国保护国内产业安全、化解国际贸易摩擦、推动公平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