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1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0篇
法律   427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程磊  商志强 《江淮法治》2012,(10):34-35
身居德国的唐某出资委托父母买房,后因要求父母协助办理产权过户手续遭拒,唐某将双亲告上法院,要求确认房屋的产权归属。近日.泾县法院成功调解了这起物权确认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22.
郝磊 《法律适用》2012,(8):40-44
股东除名制度是各国公司法中化解公司内部矛盾冲突的一项重要机制。允许公司基于一定的原因对问题股东进行除名,有助于在保证公司组织体存续的前提下,切实维护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已经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引入了公司股东除名制度,但由于规则较为简单,使得该制度在具体适用的过程中尚存在着诸多困惑,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厘清。本文即在于运用  相似文献   
23.
资讯     
正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审涉外案驻华使节称律师达国际水准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外股东出资纠纷案,部分外国驻华使节旁听了案件审理。该案上诉人为新加坡中华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上诉人为大拇指环保科技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双方因股东出资发生纠纷。经过审理,法庭当庭判决,撤销福建省高院一审判决,驳回大拇指科技公司的起诉。旁  相似文献   
24.
柴振国 《河北法学》2012,(12):50-5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不仅涉及到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而且涉及到农民的民生问题,是三农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作为一种新的流转方式已经出现,它对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维护农民权益,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的界定、类型、目前的立法缺陷及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专利权在公司生存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重要的非货币出资形式。对专利价值进行合理而准确地评估,是有效保护出资人、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合法利益的体现,除了经济技术方面需要引入科学的评估方法,在法律层面,更需要考虑专利权的法律特性对专利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我国现行《公司法》放宽了股东出资的务件,却并未明确规定债权是否可以出资,但也不能将此理解为禁止务件。实践中债权出资的情况也早已出现。在认识到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的基础上,应当允许并完善债权出资,将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7.
《公司法》第28条要求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时应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相应地要求公司设立时应提供财产权转移的证明文件,而以非货币财产首次出资时,由于公司尚未设立,对如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公司登记机关和法院持有不同的态度。实践中,以货币或动产类非货币财产出资之所以没有遇到困境,是因为借助于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制,以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开设银行账户和订立协议,从而完成货币和动产类非货币财产的出资。同样,以债权的物权化为基本思路,以预先核准的公司名义与出资人订立不动产出资协议,然后借助于物权法上的预告登记制度,将该不动产协议办理预告登记,保障将来成立的公司实现物权,从而解决不动产类非货币财产首次出资的难题。  相似文献   
28.
文婧 《学理论》2014,(1):136-138
公司出资的制度安排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紧张博弈,公司法不能简单顺应公司的效率取向,而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必要时需要对公司的逐利行为进行理性限制。合理的公司出资制度,必须体现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9.
本文案例启示:虚假出资罪与虚报注册资本罪在侵害权益、欺诈对象、犯罪主体、实施时间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虚报注册资本罪的主体应该是做出虚报注册资本具体决定的人,即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在处理虚报注册资本罪与相关联犯罪关系时,应按照牵连犯"从一重处断"的处理原则,结合具体欺骗手段综合认定。  相似文献   
30.
论股权出资     
在股权出资问题上,我国经历了从严格的法定主义到自由主义与法定主义相结合的立法历程。股权因其价值不稳定的重要特性而在出资问题上备受争议,而今终于得到立法认可,也体现了在效率价值与安全价值的博弈中立法者的艰难取舍。当然,在为股权出资打开通道的同时,不能忽略其带来的风险,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