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8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掠夺定价是滥用排他性行为的一种形式,是以掠夺定价的手段排除竞争对手,进而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益,其带来的是竞争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的损失。界定掠夺行为,应该选择合适的价格——成本的认定标准,考虑以掠夺定价的反竞争效果分析替代实践中难以证明的掠夺意图,同时结合考虑"同等效率竞争对手"、利益"补偿"以及消费者利益保护的影响因素,综合认定掠夺定价的排他行为。  相似文献   
93.
我觉得重庆现在是在实现一个跨越,这个跨越就是民生导向的低碳增长。应该说,发达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基本的民生保障问题,也实现了绿色,也就是环境的保护问题,但是他们没有实现低碳的增长。而我们重庆在民生导向的同时,通过低碳的试点探索低碳增  相似文献   
94.
《现代法学》2019,(3):195-209
实际支配理论、排他性支配理论和领域支配是不作为犯教义学中欲使作为和不作为等置的保证人地位的法理基础。然而,这三种支配理论在概念和逻辑层面都存在疑问:在概念层面,这三种支配理论中的支配和作为犯中的支配在"支配程度"上有所不同,且实际支配理论中的支配与作为犯中的支配在"支配性质"上也并不一致;在逻辑层面,从支配中推导义务的思路错置了支配与义务的关系,两者至多只是伴随关系而不可能相互推导。因此,不作为犯中的支配理论无法成为保证人地位的法理基础。"领域支配"的确可以产生刑法上的作为义务,但须对它进行重新解释:"领域支配"所产生的是"交往安全义务",此义务并不要求领域的支配者阻止领域内的犯罪行为、救助领域内的伤者,支配者只需确保自己所支配的领域不向外输出风险即可。  相似文献   
95.
马丽 《法制与社会》2012,(20):162-163
行政案卷排他性原则起于美国"第一摩根案",将案卷作为行政机关为一定行政行为之唯一依据。本原则旨在最大程度保证民众参与行政的同时监督约束行政机关,终使利益诉求之实现可能性得以增强。然于我国该原则存在适用局限,案卷范围被人为缩小等问题,为完善法治建设,当予以完善。故于此制度上,我国尚需借鉴外国先进法律制度规范,本文着重介绍其美国法上来源与该原则于不同国家之体现,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96.
全球性公共产品是能使世界上许多乃至所有人受益的公共物品。它作为公共产品理论的拓展,主要是针对日益突出的全球环境污染、卫生条件恶化以及国际关系等问题而提出的。它具有公共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技术  相似文献   
97.
当代韩国民族主义对立二元结构释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韩国民族主义依据其主导势力形成了对立二元结构,依据主导势力,相互对立。在对立二元结构下,韩国民族主义的排他性是工具性特征的一部分,即韩国民族主义具有选择排他性特征。为避免韩国爆发反华民族主义情绪,有必要通过加强中、韩两国政治组织之间的交往增加互信,实现中韩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8.
“奇虎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下简称“腾讯案”)一案是著名的“3Q”大战中的第三场诉讼,也被媒体称为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第一案。2013年3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原告奇虎公司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在相关产品市场具垄断地位为由,  相似文献   
99.
湘潭因其地利,成为湖南的一大通衢,其水陆交通,可谓得天独厚。水路四通八达,城南湘水北通长江,可达长江沿江各省:南与衡郴永相连。县西涟水、涓水,可达湘乡、安化、邵阳、衡山、醴陵、江西萍乡。且水流平缓,无礁石、激流之险。除水道之外,还有陆路与长沙等地相通。乾隆年间的方志中称:"潭通吴会,  相似文献   
100.
李文利 《团结》2005,(2):39-41
一、教育财政公平的理论意义与度量指标根据公共产品理论,社会总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三个特征。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利益、外溢效果、好的物品等公共产品特性。但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公共产品。绝大多数类型的教育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排他的,教育还具有“拥挤的公共产品”的特性;并且教育支出的直接受益者都是受教育者本人和他们的家庭。从这个角度考虑,教育的受益是可分割的。如果说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是一个连续体的两个端点,那么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