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89篇
中国共产党   217篇
中国政治   198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孔芳 《法制与社会》2010,(11):170-170
从根本上说代议制度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研究代议制度的逻辑起点即是民主。古今中外,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层面界定民主的涵义,尽管切入点有所不同,但无不肯定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民主的意义在于确保多数人的利益及政治权利,把多数人的意志确认为最高意志。  相似文献   
72.
黄文涛 《法制与社会》2010,(33):184-184
通常情况下,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容易区分的,但对行为人先获取国家秘密,进而又泄露国家秘密的复杂情形的处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上都争议颇大。  相似文献   
73.
身为公司经理,明明盈利数千万元,却总是哭穷报亏损。案发后人们才知道,“亏损”的钱都跑到了女经理的私人账户上了,短短三年时间,女经理利用制作假账、隐瞒利润、制造虚假亏损等手段,狂捞人民币1000余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贪官。 2007年11月23日,安徽省六安市中级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偷税罪判处宁夏第一女贪祖瑞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除了追缴1343.2万元的违法所得,还被并处罚金1000万元。  相似文献   
74.
《法治与社会》2007,(3):38-38
问:我是一名服刑人员.因犯放火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三年.我女朋友怀有身孕.现在我们俩想结婚,请问: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我们还能结婚吗?  相似文献   
75.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被告人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重新犯罪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沪高法[2008]24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相似文献   
76.
2006年11月29日下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刘树林、王建国、廖梓宏诈骗一案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刘树林、王建国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廖梓宏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3万元.……  相似文献   
77.
警察遇到命案,破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判定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是他杀,是谁害了他?   5月2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郑筱萸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玩忽职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78.
2005年3月15日,在“铁窗”中的高利转贷高手——原贺州市盛乾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毅贪污近百万元公款罪名成立,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同案犯——该公司副总经理陈运新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没收财产4万元。随着广西首例高利转贷案的水落石出,彻底揭开了“刘毅帮”建立在高利转贷下的罪恶面纱。  相似文献   
79.
《时事资料手册》2010,(5):111-111
王华元,浙江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据新华社9月9日报道,王华元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一审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经查,王华元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71万余元,其财产、支出超出合法收入的部分折合人民币894万余元来源不明。  相似文献   
80.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14日作出的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伟大进步。新选举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民主政治权利的行使必将起到强有力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