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然《庄子》云尧问孔子,《淮南子》云共工争帝地维绝,当时亦多以为‘短书不可用’,则此小说者,仍谓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矣。”的确,庄子以其异于史学传统的创作理念和极富艺术精神的文学实践,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2.
失落的忧伤     
没有摇来晃去的“七板子”。没有古朴低矮的拱形砖桥。没有洇着黄晕的灯光——“朦胧着梦一样的眼睛”,没有那个在灯下低眉顺眼的女子——伴着“吱吱的胡琴声”。生涩的歌喉在水波里徐徐漂摇……  相似文献   
43.
《法制博览》2010,(11):78-78
读了5期《名家讲坛》上的《历数史上红杏出墙的皇后们》一文,我就纳闷:“杏花”招谁惹谁了?咋就成了情色用语?  相似文献   
44.
This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ims to critically analyze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s an example of "organizational fiction". In order to benefit from unveiling organizational fic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be aware of how illusion is linked to st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It is here proposed to consider communicational uncertainties as positive qualities in flexible organizations, where communicative flow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pheres and individual spaces of employees or managers engender new ideas and foster creativity. Thus, a stro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in intercultural contexts, may be a barrier to organizational health, but a strong and unified corporate identity is necessary to guarantee organizational stability and cohesion. The solution is the interplay between stability and contingent openness toward external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45.
张二江原为湖北天门市市委书记,2002年因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被称为五毒书记的他在狱中著书立说,撰写并出版了4本文学评论书籍。湖  相似文献   
46.
陆建华 《唯实》2003,(3):86-88
198 6年开始从事杂文写作的刘根生 ,至今已在全国数十家报刊撰文 30 0 0余篇 ,所发文章常被转载 ,并有《独白》、《活着 ,我只欣赏生命》、《与生命约会》、《走出思想陷阱》、《有话就说》、《新闻评论范文评析》等专著问世。一杂文属短平快 ,以短打驰名。三尺青锋 ,压长枪大戟 ,胜过轻歌曼舞。看刘根生的杂文 ,对此感受尤深。生活虽然每天都给人以启示 ,引人以思考 ,但生活的启示犹如江河鼓浪时的水珠 ,总是一掠而过 ,又如黑夜中的闪电 ,总是稍纵即逝。刘根生擅长的是 :一旦从生活中得到某种启示 ,获得某种感悟 ,马上就形诸文字。“当其下…  相似文献   
47.
木心,这名字很熟悉,但这名字又很陌生。熟悉,是因为毛尖、阿城、孙甘露、陈丹青的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位高人的大名,说如雷贯耳亦不为过;陌生,是因为他老人家云避雾绕,隐在由云深处不见客。  相似文献   
48.
天宝十四年,李白从安徽的秋浦前往泾县的桃花潭游览,当地乡民汪伦以酒款待,临别时又热情欢送。大概是欢送的方式非常特别,激发出诗人强烈的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深挚情谊的著名赠别诗——《赠汪伦》。全诗虽然寥寥28字,但作者以明快的节奏,清新的笔调,绘声绘色地描画了一幅别具风格的欢送图,堪称“赠别诗”中的上乘。  相似文献   
49.
黄东成 《唯实》2004,(11):93-94
围绕余秋雨为题的纷争 ,持续不断已有十来年。开始还对之颇有兴味 ,当作文坛轶闻名人轶事来读。看久了 ,从笔墨官司到对簿公堂 ,争执不休却未见有更多新的东西 ,便有点索然寡味引不起多少兴趣了 ,觉得这只不过是文坛曝出的又一点花絮 ,我怀疑 ,这是否与文学进入了消费时代有关。我检视了围绕余秋雨文品、人品之争的内容 ,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方指证对方是“文革”宠儿“四人帮”红人 ,一定要其忏悔 ;一方偏不忏悔 ,文过饰非认定自己“文革”中清清白白 ,是有人故意诬陷。一方找出对方一举成名的著作中常识性错误多至百余条简直百孔千疮 ;…  相似文献   
50.
《红楼梦》是一首诗,一首酝酿、积累了数千年,而由一位集大成的文学大师最终写就的瑰丽而凄怨的诗篇。随着诗篇末尾宿命般的残缺与悲剧的落幕,天地似为之易色,草木亦为之同悲,一个经历了繁华与苦难、坎坷与艰辛的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