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一些难忘的人和事。延安鲁艺时期的老干部、老编辑家、文学评论家李清泉在《北京文学》工作的那两年,便属于我的难忘之列。上世纪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82.
吴孟樵 《台声》2013,(3):49-49
“我想,我应该勾起了很多人埋藏已久的美好回忆,他们都发现,他们曾经美好过、幸福过。简单地说,我把大家弄哭了,而且哭得很甜。”  相似文献   
83.
书荐     
《当代贵州》2013,(8):54-54
摘录:要想主宰自己,就需要摈弃一些常见的荒谬观点。人们现在往往以为,一个人如果拥有高学历,如果某一方面成就突出(如数学、科技、词汇量、记忆力或速读),他就是“聪明”的。事实上,衡量智力更切实的标准是:能否每天、以至每时每刻都运用正向的能量,真正幸福地哇活。  相似文献   
84.
程三娥  余俊 《法制与社会》2014,(22):234-235,240
武松是一个被人们视为英雄的文学人物形象,对武松的形象进行法律评论,可以丰富武松英雄符号的多重意义。武松的行为受到封建社会人们的同情和支持,究其原因在于武松为兄复仇的行为合乎封建情理。以现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来看,武松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其江湖义气应被当代法律文化所屏弃,但其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应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5.
《水浒传》一书是经过三百年左右的时间 ,在民间传说 ,艺人评话 ,元人杂剧的基础上 ,约在元末明初才由文人完成的。本文以高俅、宋江、杨志等几个典型人物为例谈《水浒传》对人物性格的完善和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穆欣 《党史文汇》2000,(9):27-30
许世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誉满中外的名将,在漫长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战斗经历是广大读者都很关心的.近时看到的一部<许世友外传>(陈廷一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3月版.以下简称<外传>),其中第36章<"红大"学潮>记述1937年春许世友的一段重要经历,有许多事实被扭曲了,<外传>变成了"歪传",看着深感失望.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并不只是这本<外传>所独有的.当前出版的某些传记、回忆录中,像这样违背实事求是原则、违反历史真实的情况屡见不鲜,比较普遍.因此,对它作一些研究剖析,指出它的谬误所在,借以引起全社会广泛注意,该不是多余的事.  相似文献   
87.
王寅 《文明大观》2003,(9):36-38
经过多年的努力,沙家浜已经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地。投入巨资打造的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是沙家浜的主要卖点。沙家浜人做足了沙家浜的文章,在芦苇荡风景区,克隆京剧《沙家浜》的痕迹随处可见。风景区的饭店大多冠以芦荡、沙家浜和阿庆嫂之名。芦苇荡边的一字排开的游船上均有着“阿庆嫂X号”的船名。芦苇  相似文献   
88.
    
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为甚么“今”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相似文献   
89.
我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既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聊斋志异》用多主题、多视角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各个侧面,其中又以多个典型故事,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与黑暗,痛斥了各色贪官污吏的残酷和丑恶行径,对当时的政治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相似文献   
90.
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中选择中国母亲和女儿的故事作为创作题材并成功地塑了中国母亲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作为华裔作家的中国情结和中国化意识使然。在其小说中,母亲是中国化传统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中国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历史和记忆通过母亲得以重建。谭恩美的小说之所以在主题和艺术上具有特的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感染力以及母女关系所折射出的深邃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