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60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227篇
各国政治   711篇
工人农民   691篇
世界政治   15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43篇
法律   8416篇
中国共产党   21074篇
中国政治   28790篇
政治理论   6992篇
综合类   11598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1007篇
  2022年   481篇
  2021年   762篇
  2020年   1022篇
  2019年   766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724篇
  2016年   1149篇
  2015年   2391篇
  2014年   6808篇
  2013年   6893篇
  2012年   9436篇
  2011年   7359篇
  2010年   6534篇
  2009年   6359篇
  2008年   6431篇
  2007年   5072篇
  2006年   4395篇
  2005年   3049篇
  2004年   2817篇
  2003年   2491篇
  2002年   1829篇
  2001年   1424篇
  2000年   1048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国际组织正式制度和组织文化处于不断演变的进程中。对国际组织变革规律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结构、施动者、变革机制这三个问题的认识,围绕国家中心主义和国际组织中心主义两大路径,形成了诸多中层理论。在国家中心主义路径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制度竞争、委托—代理等理论将国家视为国际组织变革的关键施动者,认为不断变化的国家利益和国家间权力博弈可推动国际组织制度设计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分析了国家推动国际组织改革的策略选择问题。国际组织中心主义路径则将组织文化视为决定国际组织行为的结构性因素,重视国际官僚的施动性。理念流动、认知演化和官僚政治等国际组织内动力机制能推动组织文化变革。上述研究使人们对国际组织变革逻辑有了较全面认识:若想推动国际组织深度变革,就需整合来自国家、国际官僚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变革推力,并同时重视物质和观念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正>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近代史上,为了改变腐朽的封建统治和列强入侵所造成的积贫积弱的落后局面,先进的中国人曾多次掀起"向西方学习" (确切说,应为向先进的发达国家学习)的热潮,以救亡图存、变法革新、振兴中华。其实质是推翻反动的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变封建的中国为资本主义的中国。为此目的,无数志士仁人曾奋斗终生、前仆后继,不惜流血牺牲,奉献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努力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历史毕竟是无情的: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不可能真正开出资本主义之花,结出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之果。出  相似文献   
993.
杨娟 《人民论坛》2023,(2):107-109
人工智能对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产生了积极助益,即依托技术实现精准传播消除交流壁垒、发挥媒介优势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借助传播优势推进中华文化教育创新性发展。针对人工智能时代中华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模式固化、信息茧房、恶意利用等问题,应坚持内容为王,生成优质的叙事内容;实现跨界融合,打造优质产业链;构建生态连接,突出文化生态体验性;完善监管措施,构建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994.
张森 《人民论坛》2023,(17):104-109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保持乡村文化的连续性,坚守乡村文化的伦理性内核,坚持乡村文化的整体性,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层面,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农民、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文化发展策略,即坚持农民主体,强化家庭本位,推动社区“重建”。  相似文献   
995.
辽宁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是海洋文化建设的基石,海洋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当前迫切需要对辽宁海洋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顶层设计、研究宣传、成果转化、技术手段、人才工作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对开展好辽宁海洋文化建设、把辽宁建设成海洋强省提供可借鉴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学江 《理论学刊》2004,23(10):118-120
生态文化拓展了文化理论空间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构筑真正进入了理性时代。反思已有文化成果 ,审视现实文化行为 ,展望未来文化发展 ,人类将从人、自然、社会动态平衡的角度展开新的文化画卷。  相似文献   
997.
论美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瑶  王家芬 《求实》2004,2(12):98-99
美育在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中占重要地位 ,美育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98.
信息化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纯柱 《探索》2004,(1):131-134
信息化对世界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信息化将打破民族和地区的堡垒,克服文化发展的地域性和封闭性;信息化将凸显高等院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信息化将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资源;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更加广博的知识体系。信息化使先进文化建设呈现科学性、现代化、多元化、开放性和全球性、创新性等特征。在新时代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怎样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占领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怎样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迎接挑战,是时代和社会提出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99.
工业社会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消费主义价值观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消费主义一经产生就在西方社会获得普遍认同,以至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消费主义从属于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它渗透在当代社会制度、政策和生活时尚中,要求人们将消费作为人生的根本意义,作为表现自我或体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从而导致了系列的消极社会后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走出消费主义的诱导,培育健康适度的消费观,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建立一种合乎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原则的和谐型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000.
文化认同与东盟合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认同是东盟合作的基础.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价值观.在国际关系中,这种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国家应该如何追求安全与财富.东盟国家的文化认同具体表现为对东盟方式的认同,这体现为三个方面:即不干涉内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和组织机构的非正式性原则三个方面.东盟国家之所以会有这种认同,主要是由其所处的安全环境所决定的.这种文化认同是东盟取得重要成就的关键,但在今天却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