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陆东红 《两岸关系》2010,(12):64-65
<正>"剑舞楚天——越王勾践剑暨楚国出土文物特展"于2010年11月20日至2011年2月13日在台湾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由台湾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合作推出。湖北省博物馆是楚文物收藏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此次将展出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以及代表战国时期楚文化的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与九连墩古墓群出土的青铜礼器、陪葬漆木器、玉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精品  相似文献   
82.
端午节当源自先秦的夏至节。端午节俗本以祈福禳灾为主题,以避瘟驱毒、防疫祛病等系列活动为表现形式。汉王朝确定了端午仪典,乃使端午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至晚在东汉后期,人们过端午"亦因屈原"而致端午节俗与纪念屈原相联系。历经汉魏至唐代的节俗演变,屈原成为端午节俗祭祀的主角,纪念屈原成为端午节俗活动的主题,龙舟竞渡和吃粽子成为端午节俗的主要内容,同时端午节俗又因承了古老夏至节的祈禳传统,由此构成的端午节俗大概在唐代就大体定型。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是历史的造就和民众的抉择,具有十分重大的文化意义。其意义主要在于,一是丰富了节俗内容及相关设施,使得节日活动繁多精彩,更加能够吸引社会各阶层人士热情参与并传承发展;二是改变了端午节俗的主题,升华了端午节俗的意义,使得端午节俗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三是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有助于国家统一富强,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83.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6):46-46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合纵,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但是毛遂之死却算得上一个悲剧。据史料记载: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得到了平原君的特别赏识。  相似文献   
84.
神州楚凤     
当周王将卑微的"子"爵封给熊绎之时,他或许没有料到,三百年后,熊绎的后代竟也和他的后代一样,用上"王"的尊称了;当周王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广衰土地上划出区区五十里荒蛮山地赏给熊绎之时,他同样没有料到,几百年后,这块弹丸之地会发展成中国的"半天下"。南漳的大山深处成了熊绎的安家之所,作为楚国始封之君,他却没有条件享受荣华与富贵。由于环境恶劣,他不得不"筚路蓝缕"地创业;由于力量弱小,他不得不"跋涉山川"小心侍奉周天子;由于国力贫乏,拿得出手的贡品只有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和山野里到处生长的苞茅。在外人看来,除了有个低贱的名份,这几乎是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但楚人却坚信,正如凤鸟一样,高贵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内在美,强大的力量需要经过无数次风吹雨打的健翮,华丽的外表要等  相似文献   
85.
“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投羊皮赎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欲从楚国赎出战俘百里奚的一段话。楚国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给了秦国,于是,百里奚就回到了秦国并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就这样,秦国五张羊皮换来的丞相百里奚,便有了“五投大夫”之称。  相似文献   
86.
刘纪兴 《世纪行》2007,(12):19-20
从初创时期“土不过同”(方百里为一同)的蕞尔小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战国时期楚国先后翦灭江汉、淮泗地区的60多个诸侯小国,将疆域拓展到横跨今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江苏、贵州、陕西等省数千里的广大地区,一跃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雄居南方的第一大国。为促进先秦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荆楚人民有着迥异于中原诸夏和周边蛮夷的独特习俗,这也是荆楚文学的生存空间。荆楚人民相信自己是日神的远裔和火神的嫡嗣,由此形成尚赤、尚东、尚左的风习。《墨子·公孟篇》记载:"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所谓"绛衣",即是赤色的衣服。《国语·楚语上》也记载伍举所说,楚国的章华台有"彤镂"之美,也是红色的。根据考古材料来看,楚国出土的衣衾,颜色以赤色为主;其战旗也是红色的。  相似文献   
88.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春秋时期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孙叔敖说,爵位越高心气越要卑下,权力越大处事越要谨慎小心,俸禄越厚对民众的施予越要广博。今天,对于我们的领导干部来  相似文献   
89.
忠贞慑敌     
边鸿基 《求贤》2009,(3):52-52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交战,晋军大败,晋将知鍪被俘。知罄是晋国的重臣,于是晋国向楚王提出,用以前两国在邲之战时俘获的楚王的儿子交换。楚国人同意了。  相似文献   
90.
正公元前614年,年纪尚不满20岁的熊侣继位为楚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庄王。楚庄王继位之初,国内政局纷乱。楚庄王元年,楚国令尹成嘉和太师潘崇率领楚国大军,东征群舒列国。趁此时机,楚庄王的两位师傅竟然煽动国都卫队作乱,攻进两位统帅的府第,杀死其家兵,分掉他们的财产和仆妾,并在郢都的九座城门增设守兵,准备与成嘉和潘崇率领的大军对抗。成嘉和潘崇得到郢都内乱的消息后,率军从前线撤回,大军如云,围住郢都。郢都守军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