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杨显 《新东方》2012,(5):27-29
汉代是上古神话再度活跃的时期,汉代神话不仅渗透到汉代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且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和神话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文化形态和神话特征?笔者从整个汉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因素等原因阐述了汉代神话的文化形态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212.
文官掌权 汉桓帝只生了三个女儿,没有男性继承人,皇位出现空缺,顿时人心惶惶,政局不安。窦皇后升任窦太后,以陈藩为太傅,录尚书事,处理军国大政。太傅是汉代最高官职,比太尉、司徒、司空还要高,基本处于空缺状态,很少授予活着的人。  相似文献   
213.
以法律的视角解读文学,透过文学作品探寻法律制度并得出结论是法学研究独辟蹊径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法律解读,发现封建社会早期的汉代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法律地位不同于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妇女法律地位,颇具自身特点,表现在:家庭关系中享有部分平等权利;婚姻关系中有较大的自主权;社会对妇女再婚保有较多的宽容。  相似文献   
214.
韩仲秋 《求索》2012,(11):82-85
以往学者论及汉代皇族教育,大多肯定其成功之处。与很多朝代相比,汉代特别是汉初七十年的皇族教育总体来看水平较低。汉代皇族子弟中频繁出现的"禽兽行,乱人伦"、残忍好杀、家庭不和等现象,表明汉代皇族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汉代皇族教育的历史起点较低,缺乏先秦那种系统完整的贵族教育;师傅的权威下降,不足以对皇族子弟形成有效的威慑和约束;汉初皇族的家庭教育环境也更多带有不重礼法的平民气息。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汉代皇族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15.
魏鸿雁 《理论学刊》2013,(2):117-121
作为独立的文学文体,小说虽形成于汉代却长期被斥为"小道"。然而,汉儒既视小说为"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却又往往在解经和阐述儒家思想时喜欢利用小说进行说理。尤其在汉代纬书中,小说与符命、阴阳灾异等内容相结合,运用得更加普遍,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汉代经学小说对历史书写的改造形成了汉代小说的衍生性、模拟性、夸张和玄虚等特征,并影响了以后小说的走向,成为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相似文献   
216.
本文简要阐述了汉代法律儒家化的背景和具体表现,分析了其对我国法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7.
汉代没有专门司法官吏选拔制度,被选任的普通官吏因明了法律或处事公道才能被任命为司法官吏。汉代有较为完善的司法官吏考核制度,它既包括对兼具司法职能的州牧、郡守、县令、长的司法绩效考核,又包括对专职司法官吏御史大夫、侍御史、廷尉等的考核;司法责任的主体是享有司法职能的司法官吏,承担责任的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连带责任原则;责任的种类有鞫狱故纵、鞫狱不直、鞫狱不实、受赇枉法和失刑;责任的形式有死刑、赎死、免官、贬秩、徒刑和罚金。  相似文献   
218.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8):43-43
当今“廉政”一词频繁见诸报章,追本溯源,其本来的涵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  相似文献   
219.
汉代的上请制度源于西周的“八议”之法。上请是指特定主体的行为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在履行特定上报批准程序后方能追究该特定行为主体刑事责任的制度。汉代上请适用的对象既有皇室宗亲、外戚、享有一定秩禄的官吏,也有老人、小孩,以及因亲情触犯法律的人;上请须遵循严格的程序,不准越级上请。上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代的慎刑思想,同时也起到统一司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0.
郑州地区早期运河是指隋唐大运河形成以前,郑州地区以鸿沟为代表的水路交通网.随着大运河通济渠“荥阳故城段”作为列入项目入选中国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对荥阳故城的研究也愈发重要.对荥阳故城与郑州地区早期运河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早期运河对古代郑州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