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3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69篇
工人农民   197篇
世界政治   5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4434篇
中国共产党   2703篇
中国政治   3283篇
政治理论   791篇
综合类   122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1357篇
  2013年   1070篇
  2012年   1151篇
  2011年   1228篇
  2010年   1416篇
  2009年   1224篇
  2008年   1089篇
  2007年   749篇
  2006年   585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在现代西方社会,贫困和失业等不再被认为是个人能力低下的问题,政府有责任介入民众生活,帮助生活贫困者,以保障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尊严.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张"安全网",也就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保障金的发放,可谓量大面广.尽管向每个社会保障金申请人发放与否,并不足以对社会政策整体产生直观的立竿见影的影响,但对个人而言,可能直接影响到他能否享有最低限度的生存和最起码的尊严.因此,就更有必要为社会保障决定设计出有效的复审程序,为人提供有效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992.
2006年11月29日下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刘树林、王建国、廖梓宏诈骗一案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刘树林、王建国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廖梓宏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3万元.……  相似文献   
993.
一个人亲威太少了,会很寂寞,就像晋人李密那样,"既无叔伯,终鲜兄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可是亲戚太多也未必就是好事,特别是对于身居高位的官员来说,争相来扰,烦不胜烦.读到一则旧闻,海南省委书记,省长卫留成就曾为自己"亲威越来越多"而颇感无奈.……  相似文献   
994.
警察遇到命案,破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判定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是他杀,是谁害了他?   5月2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郑筱萸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玩忽职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995.
薛冰 《天津律师》2005,(1):40-42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2月26曰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作了具体规定.并明确指出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得以人格权利受到侵害为由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也就是说自然人的人格权受到侵害时可以获得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但是法人只能获得财产上的赔偿。同样是民事权利主体,法人的人格权在这种制度下是否能获得合理充分的保护是值得质疑的。  相似文献   
996.
2005年3月15日,在“铁窗”中的高利转贷高手——原贺州市盛乾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毅贪污近百万元公款罪名成立,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同案犯——该公司副总经理陈运新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没收财产4万元。随着广西首例高利转贷案的水落石出,彻底揭开了“刘毅帮”建立在高利转贷下的罪恶面纱。  相似文献   
997.
近日,人民法院网站登载的两则新闻在论坛上争议颇多。一则是:2006年5月1日,周某驾车与岳女士发生交通事故。经交通部门认定,周某对此事故负全部责任。同年5月5日晚19时许,岳女士与三个朋友到周某的暂住地要求解决赔偿一事。岳女士抓住周某的手腕将其从屋里拉到院内打110报警,后在他人劝说下把周某放开。周某趁其不备从暂住地跑出后一直向南跑去。岳女士与朋友随后追赶,赶至南大河岸边时,看见周某在河里向南岸方向游去。后接到报案的民警亦赶到河边。岳女士等人将事情经过告知民警后即离开。  相似文献   
998.
案情甲、乙、丙分别是 A 公司的股东,公司章程中记载该三人在 A 公司中所占股份分别是50%、30%、20%。甲任公司法定代表人。A公司主要财产为一栋价值200万元的房产,章程对出售公司财产的事项未作  相似文献   
999.
法律,特别是刑事法律,其保护社会利益的功能无需多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变化,需要法律维护的社会利益与关系也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变化着。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法律的解释者、适用者与执行者有着与时俱进的理念,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解释、适用、执行法律时赋予其时代特色,使法律本身体现更多的时代内涵,在保护当前的社会利益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没收财产刑是我国刑罚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刑种,而同时是最严厉的一种附加刑。本文从其概念和特征入手,经由它在外国刑法中的概况和我国的相关立法现状,阐述了我国刑法在这一方面规定的主要缺陷,并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