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08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84篇
各国政治   186篇
工人农民   138篇
世界政治   3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6篇
法律   3923篇
中国共产党   6646篇
中国政治   8695篇
政治理论   2115篇
综合类   2969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1277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661篇
  2020年   719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1786篇
  2013年   1640篇
  2012年   1848篇
  2011年   1841篇
  2010年   1595篇
  2009年   1657篇
  2008年   1847篇
  2007年   1464篇
  2006年   1657篇
  2005年   960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804篇
  2002年   994篇
  2001年   799篇
  2000年   778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中国行政文化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 ,人们对行政管理成功的关注焦点 ,在很大程度上已从程序、心理、情境转到了更为根本的文化上来 ,实现中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是行政管理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在阐述行政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行政文化现状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行政文化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2.
周平 《今日民族》2003,(5):60-6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属于一个特定的区域社会,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其在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一系列“适应”问题,作者对此进行了“诊断”,观点新颖,并对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从信息传播活动的法学特质、信息传播法律关系的特性、信息传播法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信息传播法学的现实性和发展性等五个方面分析我国信息传播法学的研究状况,论证我国信息传播法学体系的建构,指出信息传播法学的主要内容是信息传播法制和传播职业道德,并强调运用法学、伦理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方法进行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44.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迅猛发展,整个世界进入一个崭新的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电教手段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我国教育界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邓小平同志指出:“教学思想和手段现代化问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没有教学现代化,就不可培养出具有现代素质的教学。”作为支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力军——课件,伴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走入了课堂教学中。当前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已经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那么,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其提高教学水平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课件制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5.
拓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助推农村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日益推进,人大制度愈来愈显示出其先进性与重要性.人大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日趋上升。人民群众遇到麻烦事情,都会找人大帮忙,让人大作主。但部分群众对人大的地位、作用及其所做的工作不甚了解。有的甚至一无所知。要解决这一问题,搞好人大宣传是拉近人大与群众距离的一条捷径。也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7.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不同的阶级对和谐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容与框架,遵循阶级性、科学性、全面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与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8.
刘晖 《学习论坛》2006,22(9):13-14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4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产量大省,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深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坚持不懈、扎实工作,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真正把新农村建设这件大事办实办好。  相似文献   
50.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柔和的、富含民主法制色彩的行政行为,既体现了行政行为的目的性,又兼顾了市场经济的相对自由性,已成为传统行政行为的必要补充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时,行政指导又因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在行为方法、手段以及可诉性、救济措施等方面研究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公安机关“人民公安为人民”神圣职责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