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403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5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81.
宋雷 《中外法学》1984,(3):80-81
<正> 密执安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859年,是所历史悠久,负有盛名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它在美国许多州中招生,同时还招收部分外国学生。所招的学生必须是大学肄业生。学制为三年。该院现有学生1,179人,其中男学生861人,女学生318人。该院的毕业生中,有不少曾先后在美国政府、法院或者议会中担任要职。他们或为政府内阁成员;或任联邦最高法院及  相似文献   
582.
“85.5%的人认为存在就业歧视,其中认为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占58%”。对于目前争议颇多的就业歧视问题,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北大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剑教授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83.
西学东渐与上海近代法律教育——以东吴法学院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与西学东渐间有密切关系。一方面,西学东渐多角度、多形式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变迁;另一方面,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也影响和促进了西学东渐运动的发展。这种互动关系甚至推动了东西方法律文化的交流。东吴法学院是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成功典范,它与西学东渐的关系是观察研究中国近代法律文化史的良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584.
第五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侦查系主任论坛于2005年11月11日至13日在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110余名代表分别来自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政法院校公安学院或刑事司法学院、公安警察院校侦查系、行业公安院校和军队、武警院校相关专业系和实际部门。会议还特邀了澳门刑事司法警察学校的代表。一、会议主题及背景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侦查理论与侦查实务”,确立这一主题有以下背景:(一)侦查学理论面临困境和危机虽然侦查学在我国的创立已有相当长时间,但至今仍未走出“法规注释”和“经验总结”的困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  相似文献   
58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力宇:现行法律法规中,“陈规”不能被及时清理,以及新法与“陈规”之间的矛盾冲突等,都说明我国在立法质量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旺生:各地人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操作标准,根据各地情  相似文献   
586.
法学教育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在培养德才兼备的法律家,实现法律家之治的进程中意义重大,因此颇受各国重视。但是,我国由于多层次办学等诸多原因,造成法学教育的地方化:学生招收、培养、就业地方化及法学教授的地方化,从而不利于法学综合素质和学术精神的培养,甚至会影响司法公正和依法治国的实现。应当统一法律教育,实行法学教育的国家化,将法学教育的管理权收归国家,并采取所有的法学院在全国招生、全国就业和某些特殊限制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587.
《法学杂志》2018,(2):F0002-F0002
何志鹏,1974年2月生,黑龙江双城人,1992年开始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习国际法,获得了获得了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1月留校任教至今。何志鹏教授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国际法理论、人权理论和法学教育。自1998年在《法学杂志》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以来,至2017年10月,何志鹏已出版了《国际法哲学导论》《国际法治论》《权利基本理论》等个人专著9部,合作出版《国际法原理》《国际法的中国理论》《国际法的未来》等著作20余部,  相似文献   
588.
以比较法教育作为办学方针的东吴大学法学院,在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史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历来为学界关注。但至今的研究都没有注意到该校在比较法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教员的缺课、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诟病、比较法课程数量的锐减等,这些现象实际是西方法律教育移植后逐渐本土化过程的反映,也是中央与地方教育自主权博弈的结果。比较法课程重要性的降低,教育部及司法院对法学院发展的限制,兼职教员微薄的薪资,都对比较法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东吴大学法学院比较法教育发生转变的原因,为反思民国法律教育的得失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