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79篇
  免费   1498篇
  国内免费   96篇
各国政治   808篇
工人农民   1804篇
世界政治   26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29篇
法律   34471篇
中国共产党   7317篇
中国政治   16179篇
政治理论   3959篇
综合类   11600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823篇
  2022年   545篇
  2021年   799篇
  2020年   885篇
  2019年   704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1025篇
  2015年   2358篇
  2014年   6083篇
  2013年   5684篇
  2012年   6072篇
  2011年   7090篇
  2010年   6330篇
  2009年   6722篇
  2008年   6868篇
  2007年   5407篇
  2006年   4736篇
  2005年   3852篇
  2004年   3125篇
  2003年   2793篇
  2002年   2769篇
  2001年   2023篇
  2000年   1798篇
  1999年   475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俄罗斯民事立法原则的改革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荣 《中国律师》2003,(5):59-61
1994年底公布并至今仍在制定中的俄罗斯新民法典为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规范性的法律文件的同时,也以民事立法基本原则的方式确立了民事法律改革的总体思想和方法。它对过去70年来用公法方法调整民事生活及定位于公法性质的前苏联民法进行了全面修正。其中一个与70年来的公法性质民法观念完全不同的就是采用了“法律所不禁止即法律允许”这一私法性质的新原则,恢复私法自治,并进而建立具有任意法特征的民事生活法律调整方法。这项原则的采纳使俄罗斯民法典的改革性尤为明显。 ㈠ “私法复兴”是俄罗斯民事立法改革和新民法典建立的法哲学基础。因此在俄罗斯民事立法中的所谓新思想实际是对70年来前苏联民事法律的修正,是将过去被扭曲了的原则和制度恢复到已经在大多数市场经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AALL)通过的“法律图书馆职业能力”,为中国法律图书馆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3.
《工友》2007,(10):44-45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5—6级伤残职工,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相似文献   
994.
一、对法律文书秩序价值的理解 法律文书秩序价值的含义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作为现实目标的法律文书秩序价值,体现了人们对规范有序的法律文书的现实需要。法律文书承担着将抽象、静态的法律制度运用于具体、生动的案件中的重要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法的价值最终要通过法律文书来实现。具体的法律文书往往体现出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符合人们当时所追求的社会生活秩序,也是法的价值的现实目标得以实现的典型标志。其二,作为理想追求的法律文书秩序价值.体现为人们关于法律文书秩序正当性的永恒追求。把法律文书秩序只做静态理解的观点是片面的。随着人们对社会和自身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必然要追求一种更能满足自身需求的新的法律文书秩序。  相似文献   
995.
桑本谦 《中国法学》2007,(3):100-113
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无力为司法程序和司法判决提供有用的启示和指导,这种理论的前提缺乏经验基础,论证也出现了自相矛盾,并且由于忽略了司法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权力运作而从总体上误解了司法过程所追求的现实目标。当法官从实在法范围内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判决结果时,应当求助于社会科学的论证,而不是道德哲学的论证,后者无力为法律疑难问题提供决策方案,充其量也只能够大致满足公众寻找正当性依据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996.
《科技与法律》2007,(2):I0007-I0007
民商法学硕士,擅长在增值电信及部分基础电信领域为跨国公司和风险基金提供有关战略投资、市场准入、并购及重组等方面的法律支持。在增值电信领域,马律师过去数年的执业经验涵盖了绝大多数电信业务门类,其中亦包括部分尚未被国内立法正式确认的国际前沿电信业务;  相似文献   
997.
朱世洪 《人权》2006,(3):27-29
一、我国罪犯人权保护的现状罪犯人权是指被法院判处刑罚的罪犯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享有或者应当享有的权利。从自然属性上讲,罪犯虽然被法院判处了刑罚,但他(她)仍然是人,因此,罪犯仍然享有人权。从社会属性上看,罪犯是由于自己的犯罪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犯罪是严重侵犯人  相似文献   
998.
李卫华 《新视野》2006,(4):65-67
行政相对人和行政相关人是行政法律关系权利主体,其所享有的权利具有明显的公法色彩:法定性、不能自力实现性、不可让渡性、实现的不确定性等。行政法权利与行政权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行政法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机制,其对行政权力的基本作用机制是参与与配合、监督与制约、抗辩与申诉。行政法权利的实现要求立法权建立制度性的前提保障,要求行政权确立现实的条件保障,要求司法权提供事后的救济保障。  相似文献   
999.
张翠梅 《法律科学》2007,25(4):45-48
在《法律分析应该成为什么样子》一书中,昂格尔对自由主义传统法学派所提倡的"合理化法律分析"的特点、根源和弊害作了深刻地剖析和揭露,并提出了"扩大化社会民主"、"激进的多元政治"和"动员性民主"的新型建构方案.其中,昂格尔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在于他能够对法律分析所使用的前提和假定彻底质疑,能够看到权力等社会结构对知识的建构和被建构,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法律规则的客观性.不但如此,其民主方案也因缺乏可行性而无法解决自由主义传统下现代社会的政治困境.所以,他较为成功地完成了对自由主义法律传统的批判,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超越它.  相似文献   
1000.
法律行为分类理论之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民法上有关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主要是建立在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区分的基础上的。由于我国立法不采物权行为理论,在其契约行为中不存在“处分行为”概念的适用余地,故有关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合同为无权处分行为的各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德国民法理论在建立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的分类体系时,其采用的逻辑方法明显存在以下错误:(1)其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中的“原因”不具有同等性质的含义;(2)其有因行为中的“原因”根本不具备构成整体意义上“法律行为原因”的条件。因此,无论是否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法律行为中的“无因行为”均系一个独立的范畴,根本不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所谓“有因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