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20篇
  免费   1258篇
  国内免费   56篇
各国政治   203篇
工人农民   497篇
世界政治   15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2篇
法律   33296篇
中国共产党   6591篇
中国政治   13990篇
政治理论   3124篇
综合类   9760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690篇
  2022年   558篇
  2021年   874篇
  2020年   768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910篇
  2015年   1986篇
  2014年   4955篇
  2013年   4764篇
  2012年   5369篇
  2011年   6142篇
  2010年   5388篇
  2009年   5656篇
  2008年   5848篇
  2007年   4642篇
  2006年   4081篇
  2005年   3382篇
  2004年   2928篇
  2003年   2493篇
  2002年   2316篇
  2001年   1586篇
  2000年   1346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曾道漫 《时代主人》2006,(10):32-33
吉安市青原区法院自2001年1月16日挂牌成立以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扎实推行司法为民措施,实现公平与正义,获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谱写了一曲曲司法文明的赞歌,成立短短5年时间就被评为江西省第十届“省级文明单位”,当地干部群众纷纷称赞说“法院绽开文明花”。  相似文献   
62.
20年的普法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可以忽略。法治的关键意义是,依法行政,法律至上,维护法律的绝对权威。然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虽竭力而为,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我国法治进程的“瓶颈”所在。“五五”普法已全面启动,相信直辖后的重庆会继续迈出坚定步伐,与时俱进,将一个和谐、稳定、法治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新重庆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63.
钟世范 《传承》2006,(6):50-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科学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在研究规划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探讨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那么,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应如何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相似文献   
64.
《创造》2006,(3):10-10
据中新社报道“两会”前调整地方高官,已成为中国近几年来的惯例。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央进行了五十多项的重大人事变动,涉及省部级官员上百人,囊括党政军各大机关。官员的任免向来是政府执政思路的风向标,在中央力倡打造廉洁、高效、责任型政府的今天,人事布局谋篇格外受到舆论的瞩目。  相似文献   
6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12月31日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从党中央对新农村作出一系列部署可以看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6.
<正>一个细微的差池,就可能左右一个人的生死。因而检察官和律师之间的较量,就不仅仅是唇枪舌剑那么简单。他们站在天平的两端,在法律、良知、辩才、捷思的碰撞中,维护着法律的公平。浙江首现“控辩大赛”李文华和项真真(女)相恋并致其怀孕。当李提出分手并要求其流产时,项不  相似文献   
67.
据报道,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地方性法规解释的规定,赋予市民申请人大常委会解释地方性法规的权利,并通过当地媒体公布,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后,一些市民就成都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中有关汽车线路实行专运权的不同理解,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对相关条款解释的申请,法工委在接到申请后的第三天就作出了明确的书面解释,使该市公共汽车运输线路整顿工作平稳进行。“制定这项规定有创新意识”,受到了法律专家众口一辞的肯定。众所周知,立法是一个程序非常复杂专业性极强的过程,随着以人为本、开门立法宗旨的确立,一件法规的出台…  相似文献   
68.
严泉 《人大研究》2006,(8):39-42
弹劾是有关免除不称职者公职的法律程序,弹劾权是议会牵制、监督内阁(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一种权力,最早产生于英国。从性质上讲“,弹劾过程既具有遵守一切常规司法程序细节的审判性质,又具有党派政治的性质。”[1]一、弹劾制度运作的程序设定弹劾制度一旦运作起来,其核心问题是弹劾程序规则如何设定。目前,在弹劾案提起、表决等基本规则方面,各国均有比较成熟的规定。一般而言,弹劾案多由议会的下院(众议院)提出,也有的国家是由“两院”共同提出。在美国,弹劾提出的程序是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调查开始,到众议院将弹劾决议案(包括弹劾指控)提…  相似文献   
69.
在法律适用中,虽然法律解释大体能满足法律扩张和法律补漏的技术要求,但由于经常未成功地建立清楚的解释标准,而只是建立不确定的解释标准,因而导致裁判上的疑难。法律诠释学为在法律适用中合理地创造法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是对法律解释学的一个超越,而不仅仅是重构,它使判决理由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为在实践中处理案件提供了更加适宜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70.
社会转型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时期,在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社会矛盾追根溯源都可以归结到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这个根本点上来。因此,能否在明确的理论指导下,寻求对各种冲突和重迭的利益的法律调整和协调方法,对于抑制和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