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最近几年,如果茶余饭后聊起西安的火锅。大家一定会说,海底捞的火锅挺不错。如果在西安的餐饮行业中提起杨小丽,很多人会说。这个姑娘不简单!作为海底捞西安分公司的领头人。同时作为碑林区年轻的区人大代表,她不但以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勇于开拓、真诚友善、体贴入微赢得了800名员工的爱戴,同时也以热心公益、建言献策、贴近群众而得到川渝同乡和周围选民的好评。在西安的餐饮业同仁中,她也有很好的口碑。在陕西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之际,本刊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33.
<正>近来,中国考古界的重大成就让“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两颗明珠”重放出了绚丽的光芒。5月8日,中国西沙考古工作队结束了历时55天的西沙水下考古项目的第一阶段工作,在对“华光礁1号”等沉船遗址的发掘中出水文物近万件这是中国第一次对远海沉船进行全方位勘验。几乎与此同时,随着耗资6亿多元  相似文献   
34.
王金强 《美国研究》2012,(3):54-76,4
对市场自由竞争理念的偏好决定了美国支持以技术和资本为主导的海底资源分配制度。在国际海底制度构建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凭借其表决优势在海底资源分配问题上对美国支持的海底制度构成了挑战。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将海底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完全置于海底管理局的直接控制之下,这违背了美国自由竞争的市场理念。美国不仅以国内立法的形式规避国际海底制度对其国内开发实体的活动限制,而且在国际海底制度之外与其他发达国家签订一系列"互惠国协议",公开与国际海底资源分配制度相抗衡。美国海底政策的转变,反映的是国际制度变革对美国对外行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5.
乐悠 《新民周刊》2012,(30):40-41
这是先到先得的市场,是最后一片地球领土的争夺战。不管是中国与日本在东中国海上的钓鱼岛问题,还是中国与东盟几国在南中国海上的争议,除了主权的因素,大都离不开另一个关键词——资源。  相似文献   
36.
郭真  陈万平 《唯实》2014,(3):89-91
<正>2013年5月15日,北极理事会在瑞典召开的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批准中国等五个国家成为该组织的正式观察员国,标志着中国将以"合法身份"在北极事务中拥有更大发言权,并扮演重要角色。一、北极争端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对北极的争夺主要在加拿大、美国、丹麦、挪威和俄罗斯等北极周边国家之间展开,争议集中于专属经济区划界、大陆架特  相似文献   
37.
<正>作为集地理位置和能源资源重要性于一身的"宝地",里海地区一直是各方势力逐鹿欧亚大陆大棋局的重要舞台。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大国力量云集,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冲突交织碰撞,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在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强势介入下,俄罗斯与里海沿岸国家进入了纷繁复杂的合纵连横时代。俄罗斯与里海沿岸国家的纷争当前,围绕里海的法律地位、海底资源划分以及油气管线的走向,俄  相似文献   
38.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为缔约国规定了确保其所担保的个人和实体在进行国际海底区域内活动时遵守《公约》相关规定的义务以及对所担保的承包者没有遵守其义务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然而,担保国的此种赔偿责任并非严格责任。只有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担保国才应对其所担保的承包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担保国未按照《公约》履行其确保遵守的义务;所担保的承包者没有遵守其义务并因此造成损害;担保国的不履行与损害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担保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其责任的上限是其所担保的承包者的不法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害",同时还应考虑管理局和对有关活动行使管辖或控制的国家的潜在责任。然而,担保国和承包者并不承担连带责任,担保国赔偿责任的存在并不影响承包者承担和履行其赔偿责任。承包者应先于担保国履行赔偿责任,而只有在承包者不能完全赔偿其应负责的损害时,担保国才有义务对未能赔偿的损害部分承担剩余责任。由于担保国根据《公约》承担的确保遵守的义务是一种"行为义务",而并非杜绝损害发生的"结果义务",因此,如果担保国已经履行了公约规定的尽责义务,那么即使发生损害,也不应要求其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39.
朱俊宇 《求索》2022,(3):171-18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区域”资源开发争端解决机制至今已逾40载,但由于人类尚未实现对“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尚无有关“区域”资源开发的争端产生,因此该机制尚未实际用于解决争端。“区域”资源开发争端机制主要规定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第5节,这一机制存在适用范围受限、多元化争端解决水平有限等不足之处。“区域”资源开发阶段争端的复杂化趋势等因素,使完善这一争端解决机制显得极为必要。《开发规章(草案)》的制定为完善“区域”资源开发争端解决机制提供了契机。国际海底管理局为完善这一争端解决机制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引入替代性争端解决办法和构建争端预防机制,同时国际海底管理局仍有必要为完善这一争端解决机制采取进一步措施。  相似文献   
40.
公元九世纪,阿尔弗雷德大帝,一位多次阻遏丹麦大军入侵英伦且智慧而博学的英格兰国王在他的羊皮纸簿中写道:“在深不可测的海底,北海巨妖正在沉睡/它已经沉睡了数个世纪,并将继续安枕在巨大的海虫身上/直到有一天,海虫的火焰将海底温暖/人和天使都将目睹/它带着怒吼从海底升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