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28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12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论领海无害通过制度中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领系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受沿岸国主权的支配,这是现代国际法理论和实践所肯定的。不过,国家对领海主权的行使,还受一个传统规则的限制,即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随着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82年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的生效,它所建立的领海无害通过制度已开始运转。对这一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用比较的方法,将82年公约与1958年《领海与毗连区公约》(以下简称“58年公约”)进行比较,结合一些国家的实践,对领海无害通过制度中什么是领海的“无害通过”和沿海国际止无害通过的权利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2.
<正>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国际社会愈益发挥积极作用的一员,中外密切合作勘探和开发中国海底和大陆架资源业已开始,并呈增长趋势。因此,赵理海著《海洋法的新发展》一书,是国际法文献中受欢迎的新作。它有助于确定在中国管辖下海域从事开发者的权利。该书同时也是重要的,因为它阐明了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法实践,即中国的海洋法实践。该书共分两大部分,各有四章组成。第一部分集中于国际法上的大陆架概念。第一章概述了大陆架作为  相似文献   
73.
赵秉志  赫兴旺 《中外法学》1993,(6):39-43,46
<正> 一、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犯罪的历史与现状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犯罪,几乎与航海的历史同源并同步发展。最初只是海盗,到现代又出现了攻击船体和船上人员、破坏导航设备等危害航海安全的恐怖主义行为。初期的海盗,多是出没于各种海域充满冒险精神的航海者。他们开拓了一条条新的航线,曾对人类走向海洋文明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到15、16世纪,海盗行为成为荷兰、法国、英国、西班牙等海上殖民大国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手段之一。当时刚刚开发的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是海盗们经  相似文献   
74.
<正> 一、引言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一委员会的任务之一是拟订条约;建立一个适当的国际机构来开发被称为"人类共同遗产"的国际海底区域。这就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的地区,其开发是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按照指导联合国海底委员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的一项决议,可以明显看出,这个国际机构拥有调整和控制一切有关开发人类共同遗产的活动的权力。海底委员会拟出有可供选择的规定的条文草案,作为正式工作文件,提交海洋法会议的加拉加斯会议。文件分为两部分:  相似文献   
75.
李君 《法制与社会》2012,(2):243-244,26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UNCLOS社)明确规定国际海底区域(以下简称“区域社)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但现有国际公约对于“区域社遗传资源的法律地位却没有清楚界定.本文从UNCLOS一般原则看“区域社遗传资源的法律地位;将其定位成“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社,并从我国立场说明原因.最后,阐述了“区域社遗传资源法律地位不明确所引发的问题,包括海洋科学研究和生物勘探的区分问题,“区域社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以及开发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6.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专属经济水域(EEZ)的概念,"中国边海"可具体定义为从中国陆地沿岸自然延展的200海里以内的海域;若依据大陆架原则的专属经济水域概念,那么"中国边海"又可定义为中国大陆架及其延伸部分的海域。而从战略研究角度看,"中国边海"应置于"亚洲边海"的范围内来考察。  相似文献   
77.
海洋观测与调查的科学活动为中国海洋事业的金方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海洋科学调查方法不断面临新的变革。水下滑翔机,作为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欧洲对其发展及应用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法律规制方面开始进行深入探讨。中国对于水下滑翔机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广泛应用,对其法律规制更是鲜有涉及。通过对欧洲水下滑翔机发展应用现状的介绍,详细分析了水下滑翔机的应用在目前国际法律体系中存在的法律规制问题,介绍了欧洲正在开展的相关工作,希望为中国相关规定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保障中国海洋调查新方法的顺利应用。  相似文献   
78.
越南刚通过《海洋法》,我想就《海洋法》出台的背景及其对中越关系的影响等问题谈些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79.
张华 《外交评论》2014,(2):129-143
在领海划界中,远离一国本土的洋中群岛能否适用直线基线的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无论是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谈判历史,还是从条约解释和类推适用的角度来看,UNCLOS第7条和第47条中的两种直线基线制度都很难直接构成一国附属洋中群岛适用直线基线的法律依据。不过,自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60年代以来,一系列国家在确定洋中群岛的领海基线时,统一、持续和普遍适用直线基线的代表性实践,伴随着相关法律信念,促成了国际习惯法规则的形成。在国际习惯法的范畴下,洋中群岛适用的直线基线"自成一类",但亦必须遵守一定的条件限制。从国际习惯法的角度来看,中国西沙群岛和钓鱼岛列屿适用直线基线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  相似文献   
80.
2013年初,菲律宾不顾中方反对,将其与中国在南海的有关争端提交国际仲裁。菲方强推仲裁,不仅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还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明显涉嫌"滥用程序",法庭理应判定不具仲裁管辖权。菲方主要观点及要求大都自相矛盾,显然属于不实控诉,暗藏借仲裁之机进行舆论宣传的不良企图。本文将逐条反驳菲方照会,并厘清相关事实真相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