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6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8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6年1月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591-2006《刑事照相设备技术条件》的3.5.4条和GA/T591-2006((刑事数字影像技术规则》4.1.1.5条均规定:数字照相机的机身应当具备单镜头反光式取景器。而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另一种取景方式的数字相机在刑事照相中更具有优点,这就是单镜头电子取景数字相机。  相似文献   
92.
脱影照相的方法通常是使用专用灯箱,然而这种拍摄方法不仅对配光要求高,而且专用灯箱价格昂贵,不便携带。为了改进现有的拍摄方法,改善拍摄效果,脱影照相不妨使用网购灯箱。实验证实:改进后的网购灯箱,在拍摄效果、用光方法、抗外界光线干扰、色温平衡和价格方面,均优于专用灯箱。由此可见,利用互联网有助于我们寻找和发现更加适合刑事技术工作需要的产品,这对提升证据能力,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有效打击刑事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94.
随着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海洋资源的枯竭,导致海上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并呈现集团犯罪、跨国犯罪、区域广、手段高等特点,这给公安机关侦查破案造成困难和带来挑战。分析海上犯罪现场的构成及其照相取证的方法,可以为海上刑事案件的侦查破案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
葛涛 《政府法制》2014,(26):54-55
照相技术1839年在法国问世,1844年由法国传教士南格禄带入上海,以后在中国逐步传播开来.1852年,上海隆泰洋行开设照相馆,为近代中国最早之照相馆.1909年,上海已有30家照相馆.截至宣统年间,不光上海、广州等通都大邑,即使一些小城镇,也都出现了照相馆。  相似文献   
96.
依据火灾现场勘验照相的像片,可分析火灾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以及对防火措施制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勘验照相的具体流程,研究我国目前火灾现场勘验照相的问题及对策,为勘验照相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选用佳能G5照相机进行数码照相有利于提取犯罪现场粉尘足迹。根据分析实验拍照效果后发现,对拍照平面粉尘足迹影响较大的是配光方法。在实践中,拍照平面粉尘足迹配光方法主要有定向反射用光法、暗视场照明法和掠入射照明法。在拍照粉尘足迹过程中,应当注意使用传统的手动曝光方法和运用不同的配光方式,理顺配光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使用掠入射照明法进行配光。  相似文献   
98.
列举案例介绍入室盗窃案件和命案现场的具体情况,总结两类案件在现场照相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现场照相水平。  相似文献   
99.
在各类室内案件中,常会在地面上遗留微弱的灰尘鞋印,由于地面花纹的干扰,这些灰尘鞋印发现和提取的难度较大。瓷砖和木地板是室内装修中最常用的装饰材料。近年来,随着装修个性化的要求,瓷砖或木地板新品迭出,其色彩和图案不断的花样翻新,极大增加了表面遗留痕迹的发现和提取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现场勘查中地面上灰尘鞋印的发现率和提取率,笔者用短波紫外照相法对几类瓷砖和木地板上遗留的灰尘鞋印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0.
照相技术运用到居民身份证的摄制中,在摄影器材、头像构画、配光、底片的处理、相片的制作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需精心摄制以保证居民身份证的规范性。新型福达ISO400染料型全色黑白胶卷曝光宽容度大,能满足痕迹物证反差照相的需要。运用正片负冲法,在痕迹物证与背景亮度、差异不大时,可以反映出其特征、纹线,以达到物证检验鉴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