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80篇
世界政治   1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2011篇
中国共产党   572篇
中国政治   1426篇
政治理论   364篇
综合类   12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分析了行刑社会化所起的积极作用,就目前现状下,对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思考,并就行刑社会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任何个人、单位的经济活动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之外。财务会计作为一种全社会通用的商业语言,承担着收集、加工、整理、传递各种经济信息的重要职责。财务会计信息也因此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是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宏观调控、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错误、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不仅妨碍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工作,而且也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经济管理失控,税收流失,经济违法犯罪凸现。为此,笔者拟从法律诉讼的角度谈谈财务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03.
蓝江 《实事求是》2005,(4):73-76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化思想是由维护封建统治、重视实际利益、逃避现世三个方面交织在一起发展的。儒家理学、事功派儒家、黄老玄学和佛教是三条发展路线的主要代表。这三条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化思想路线在交织中此消彼长,为我国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4.
海棠 《前沿》2003,(10):148-149
文章对取得时效的适用性方面存在的两种观点进行了评析 ,提出取得时效制度有利于确定权利归属 ,稳定经济秩序和法律关系 ,不动产登记制度和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不能够取代取得时效制度 ,建议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制定取得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对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对苏南苏州和苏北盐城两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资料,用生命历程理论对农村青少年社会化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6.
论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出台的《担保法》解释基于物权法定主义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无效。物权法虽以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作基石却亦有意思自治之空间 ,物权法定主义仅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 ,于此之外 ,应为当事人自治之领域 ,担保期间的约定就属当事人自治之范畴。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能够提高担保的信用 ,更好的发挥担保制度的立法功能 ,同时也能使当事人充分实现意思自治 ,体现民法的私法本质。故此 ,立法应当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回顾和分析高校传统后勤运营与缺陷,解析高校后勤社会化内涵,思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认为只有对高校后勤进行系统重组,才能有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8.
法言 《中国公证》2005,(8):22-24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将公证制度引入物权立法,是完善我国物权登记制度的趋势所向.  相似文献   
109.
一、公证制度有助于物权流转的安全、有序 公证制度是公证机构行使国家证明权,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行为、法律事件和法律文书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加以证明的法律制度.公证机构具有专业性、权威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公证证明是真实的合法的,同时具有法律关系成立的要件、解决争议的证据、强制执行的根据三大效力和作用.其实,公证制度最大、最重要的效力和作用,是经过公证,对公民、法人及准法人组织申请公证的事项进行正面引导,使之进入法制轨道运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0.
黄群 《中国公证》2005,(9):12-14
物权立法引入公证制度,是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普遍做法,也为其他一些国家与地区认同和接受,这与公证的本质属性相契合,充分体现了保障不动产物权变动安全的内在需求,应成为我国物权立法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