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77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88篇
各国政治   197篇
工人农民   125篇
世界政治   30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3篇
法律   1658篇
中国共产党   6374篇
中国政治   7145篇
政治理论   2108篇
综合类   2615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1303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660篇
  2020年   721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1509篇
  2013年   1311篇
  2012年   1574篇
  2011年   1360篇
  2010年   1202篇
  2009年   1304篇
  2008年   1451篇
  2007年   1156篇
  2006年   1416篇
  2005年   787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749篇
  2001年   595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鲁成波 《新东方》2005,(6):15-17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全新的理解,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由单向度一极主体思维范式向双向度多极主体思维范式的转变,由绝对人类中心利己型思维范式向人与自然互利型思维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2.
一、从目的性上重新认识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从整体上说,还没有完成现代化的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3.
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保守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否认、抗拒、抵制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经济思潮。这种思潮虽严重束缚和阻碍了我国经济现代化和经济健康发展,但不可否认、也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思潮的确有其合理的内核和存在的价值,给我国经济现代化留下了六大启示。突破经济保守主义思维障碍,将保障我国改革开放的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建立和经济现代化的健康进行。  相似文献   
10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护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对贵州来说,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目的。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从前些年工作的实践来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仍然需要大量的有技能的劳动力,需要继续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劳务输出。但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就近就地转移这方面来。要组织就地就近转移,就…  相似文献   
105.
以色列从一个资源贫乏的弹丸小国一跃发展成为中东非产油国家中现代化程度最高和最富裕的国家,主要源于以色列人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以色列成功实现现代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它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实施教育兴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教育为加速进行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最终推动了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以色列坚持教育兴国战略的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106.
张蔚文 《中国工运》2007,(4):12-13,28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重要讲话强调,工人阶级是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工会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职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李凯林 《新视野》2007,(6):48-50
民主在中国备受关注,对民主地位的理解常有对立。本文基于对中国现当代历史事实的反思,循唯物史观原理,论证了"第二性,民主"。提出:民族高于民主,民生高于民主,发展高于民主。民主进步的合理性不能仅由民主自身定,而应置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参照系中观察。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主政治建设的绩优框架,它是中国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西方民主理念进行"颠覆"性"落实"的后现代思维。  相似文献   
108.
儒学新论     
周桂钿 《新视野》2005,1(2):63-66
过去100年批判儒学,多有曲解或误解,需要重新加以评论。关于儒学的罪状,多有不当,应该予以澄清。关于古老的儒学与现代社会是否可以适应的问题,即儒学现代化的问题能否成立,本文认为不仅成立,而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现代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已经将儒学融入现代化中国的社会意识中,儒学还将在世界和平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9.
《当代党员》2006,(1):71-71
近年来,重庆市女劳动教养管理所先后有46个集体和220多人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女教所先后被授予“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全国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集体”、“全国管教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先进集体”、“重庆市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三大队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巾帼文明岗”,  相似文献   
110.
国际大背景迫切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住战略机遇期我军发展的潜在优势,把工业时代的建军思路向信息时代的建军思路转变,把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心转向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