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篇
法律   10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初秋新雨过后,空气分外清新,天空蔚蓝如洗,阳光直洒落地。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林秀榕正拾阶而上,边走边思量着一起保险案件的审理方案。她抬眼望了一下澄净的天空,雨后的阳光似乎给了她启发:"兴许借助协调衔接这一及时雨,同样也会给这个案件带来新的曙光?"她决  相似文献   
52.
金杰  楼启军  王浩 《今日浙江》2014,(20):48-49
正"给你一支烟,今天把他拿下。"走进金华市看守所预审室时,陈素青正笑眯眯地对当天负责提审某嫌疑人的金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侦查四大队副大队长郑天宇说。郑天宇说:"这支烟其实是师傅给的信号,暗示嫌疑人今天会交代。"30多年预审生涯中,金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副局级调研员陈素青积累起丰富经验,让他对嫌疑人心理和案件审讯进展有精准的把握。陈素青凭借独门"读心术",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先后侦办大案要  相似文献   
53.
德日犯罪三阶层论和犯罪构成四要件说具有相同的入罪要素和犯罪构成雏形。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出罪要素上,即前者具有犯罪豁免性质的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和超法规责任阻却事由的出罪要素,而后者没有犯罪豁免事由的出罪要素。德日犯罪三阶层论具有明显违反法治精神的缺陷,在处理复杂疑难案件上并不比犯罪构成四要件说更有优势。对于各种类型的复杂疑难案件,并非更换犯罪构成体系即可解决问题,主要应从刑法解释论、罪数形态论、认识错误论、共同犯罪论、违法实质论等其他相关理论来探求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54.
《政法学刊》2015,(3):30-36
疑难案件自司法活动产生之时就开始存在。中国古代法官与现代法官虽然处于不同的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环境之中,但却同样面对着疑难案件处理时的困境。事实认定以及法律适用上的难题使法官们头痛不已。但也正是疑难案件成就了法官职业的崇高与辉煌。中国古代法官在处理疑难案件时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法官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受到各种法外因素影响,需要依靠法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得以实现正义。  相似文献   
55.
谢晖 《法学》2012,(9):20-25
学界论述司法裁判技巧,动辄将关注点投向复杂案件和疑难案件。诚然,因这类案件的典型性,故法官对相关案件的裁判,更容易投注创造心智;学者研究这些裁判,也容易从中获得新知。但阳春白雪虽好,莫奈何下里巴人。对绝大多数法官而言,恰恰面对的是日常的简单案件。能否娴熟地运用司法技巧把日常案件处理妥当,或许是绝大多数法官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门。同时,由于法律自身作为一个道义  相似文献   
56.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依据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理论,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利用心理测试系统,对嫌疑人进行心理生物反应测试,以帮助甄别嫌疑人与案件关系及案件有关情况.其在犯罪案件侦查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久侦未破的疑难案件有独特、突出的作用.正确认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要在遵循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理论方法研究和应用技巧的开发研究,正确地应用于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57.
法制疑难案件议题的成因与理论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难案件不仅是摆在现代法院面前的一个困难且棘手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现代法理学上相关理论争议的核心焦点。疑难案件问题的形成可以说是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社会整体危机趋势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它使司法权力的运作不得不面临内部正当性与外部正当性困境。现代西方法理学主要从解决司法内部正当性问题的角度切入疑难案件问题,寻求裁判疑难案件的合理方法,形成了实在论、规范论和整合论三种基本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58.
王宏选 《理论探索》2006,2(4):140-142
法律适用的疑难案件实质上是社会发展引起的新问题、新纠纷,反映了规范与事实之间的永恒张力。疑难案件及其审判是法的生成的机制和途径,判例是法的生成点。疑难案件的法律解释是法律发现和法律论证的结合,体现出创造性和整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9.
法律推理分为形式推理、辩证推理两大类;由于法律规范的模糊、多义、漏洞、相互抵触等情形,在疑难案件中法官首先要进行辩证法律推理;疑难案件中的法律推理是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0.
刑事责任年龄事关犯罪的主体是否适格,以及应当如何适用刑罚,在十四岁、十六岁、十八岁三个关键的年龄点上,一天的差别就是罪与非罪、罪重与罪轻的区别,所以刑事责任年龄成为审查逮捕与审查起诉中必须查清的一个事实。笔者在近期的工作中屡屡遇到因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引发的疑难案件,而总结起来这些案件的问题大都出在对刑事责任年龄证据的审查上。在此,笔者结合平日的积累,就此问题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