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联于社会转型期信仰的重建.核心价值体系分成知识和信仰两个环节.知识是可证和可信的统一.可信在德性的知识向信仰的过渡中起着中介作用.信仰形成的标志是非理性的确信.确信指可信在情感上的强化,它是一种知识上的可信发展到必须在行动上不可遏制地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62.
劳骥 《前进》2005,(7):56-56
有些事情如果不是从正规的媒体上看到,我绝对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实在是太出格、太离奇了,就好象有人告诉你“猫和老鼠成了一家子”、“恶狼当上羊群的头”一样不可能、不可信。然而,不可能、不可信  相似文献   
63.
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进行了公司制改造 ,但是效益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一方面 ,所有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最终都取决于在市场竞争中失败成为一个可信威胁 ,而对于许多国有企业来说 ,在政府“父爱”的关怀下 ,这种威胁是不可信的 ,这使得国有企业经营者没有压力进行创新。另一方面 ,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只有弱的动力去监督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也并没有建立起内部的制衡机制 ,这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仍很突出。我们认为 ,国有企业低效与其独特的产权制度密不可分 ,国有资产分步骤、有条理、有规则地退出竞争性领域 ,这是改革的关键。引进机构投资者 ,加强市场监督 ,加大剩余索取权在企业从业人员中的分享程度 ,也是促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64.
创新典型宣传 推动创先争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典型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大力倡导比学赶帮超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65.
周勇  王国顺 《求索》2005,(11):5-8
本文将交易成本经济学中不完全整体缔约理论与博弈论结合起来,构建起基于双方博弈的缔约模型。该模型的最优实现需要以互信机制等可信的承诺工具来支持。本文还运用缔约模型对中日间交易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6.
《警察技术》2021,(1):95-95
2020年12月22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共同主办的"2020可信区块链峰会"在京举行。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信通院、中盾安信公司共同编制的《基于可信数字身份的区块链应用服务白皮书》在会上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67.
68.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当前每日认证请求达到千万级,累计认证约21亿次,汇聚了身份信息、人像信息、文本信息等多源异构数据资源。平台按照公安部大数据处理标准,设计平台数据治理总体架构,利用数据接入、处理、组织、服务等大数据处理技术,科学管理海量数据资产,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丰富的各类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69.
姚炯 《当代亚太》2021,(5):136-165
一国第三方贸易集中度如何影响国家间边界诉求的结束?文章将一国第三方贸易集中度与边界诉求结束相结合,指出若一国因第三方贸易高度集中而在边界纠纷中向邻国让步,这可能使得后者以及第三方贸易伙伴利用该国这一弱点,在 日后面临领土及其他议题时,要求其做出更多让步.因此,他国可信承诺问题使得该国不愿在边界问题上让步,因而阻碍了相关边界诉求结束.借助考克斯风险比例模型与竞争风险模型,基于1948~2001年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文章支持了这一观点,同时贴合"贸易和平论"研究的最新发展,文章创新性地将国家第三方贸易集中度与可信承诺机制相结合,论证其对边界诉求结束的影响,对于如何处理中印之间的边界纠纷也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0.
质量信息的模糊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可实现性,以及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可信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键。本文采用系统属性协同对比方法,提出了高等教育可信质量的概念,并建立了高等教育可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般质量是一种有用性质量;专门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性能质量;专门合格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效能质量。可信质量的意义在于将教育质量的性能转换为教育质量的效能,从而实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多目标协同目的。通过对公安高等教育的实际应用分析,得出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可信质量为一般水平,必须改进教育模式、进行专业结构的优化设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安高等教育的可信质量,从而加快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