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81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69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71.
备忘     
《人民公安》2008,(8):1-1
孟建柱强调抓好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第四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开幕;五年查处违反“五条禁令”2918人;“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全国机动车超过1.6亿辆  相似文献   
372.
人格权侵害禁令是《民法典》第997条创设的一项特殊禁令,要求民事诉讼程序在与之对接时既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颁布禁令,又要保障当事人的基本程序性权利。但是,我国现有的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皆无法二者兼顾。对此,建议结合我国关于民事速裁程序的现有规定,充分考虑人格权禁令制度自身的功能、性质,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困境,专门构建一套包含管辖法院、启动主体、审理程序、证明对象、先行条件等在内的完整的速裁程序,以期最大限度发挥人格权禁令的权利保护功效。  相似文献   
373.
任重 《当代法学》2023,(1):44-57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实施是“切实实施民法典”的关键核心技术。两法关系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虽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端倪,但并无“先实体、后程序”或“先程序、后实体”之痼疾。通过强调独立性,民事诉讼法在40年前即完成形式法典化。强调独立性和能动性并弱化协同性的路径依赖逐渐生成,与民法脱钩从权宜之计内化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底层逻辑。两法协同实施面临四重困境,具体表现为民法规范的动态化、阶层化困境,实体构成要件的证明困境,法律效果的空转与裁判效力泛化困境,民事权利保护与诉讼程序的错位困境。进入《民法典》时代,独立化与能动化愈发加剧民事诉讼贫困化,即相对民事实体法强调独立性,对于民事司法实践又欠缺自主性。“切实实施民法典”必须直面“诉讼爆炸”“案多人少”的时代挑战。在科学配置“人案比”的基础上,亲近民法的民事诉讼立法、司法和理论转向是正确实施《民法典》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374.
专利非实施主体(NPE)拥有专利,但不从事实际生产,因此在专利许可谈判中缺乏与专利实施者的交互性。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日益强化,一些旨在攫取高额许可费或寻求高额赔偿的投机型NPE逐步涌现,专利侵权诉讼成为其要挟目标对象的直接或间接手段。探讨NPE诉讼中的司法政策,应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在产业链中的不对称性,以及给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由此导致的司法程序之异化。具言之,在诉讼管辖中,坚持“最密切联系原则”,根据“适当联系”的标准分层次建立积极的管辖权制度;在救济手段上,损害赔偿遵循填平原则,禁令仅适用于“反向劫持”等特殊情形;司法定价应以合理补偿为基础,遵循利益平衡原则,基于个案选取适当方式计算专利许可费率,并以此评估损害赔偿金额。  相似文献   
375.
环境保护禁止令是及时制止生态环境侵权行为、预防生态环境损害发生或扩大的重要制度举措。我国司法实践中主要将环境保护禁止令作为一种民事行为保全措施适用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基于对行为保全框架下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的反思,禁止令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并没有充分发挥及时制止生态环境损害的制度功能。为了突出对环境利益保护的重要性和生态损害救济的及时性,我国应当突破现有的行为保全制度框架,规定独立的环境保护禁止令,并增设与其相适应的民事程序。在此基础上,将环境保护禁止令与行为保全制度、环境民事诉讼妥当衔接。在程序法上,对环境保护禁止令的申请主体、审查规则、法律效力和救济方式等适用规则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