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19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8篇
法律   532篇
中国共产党   1207篇
中国政治   1145篇
政治理论   387篇
综合类   5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白红义 《小康》2005,(3):31-32
宋亚平曾经扮演过不同的角色:官员、知识分子、商人,当然,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和幸运。不过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之下,官员和商人虽属于不同的社会角色,但官商之间并非只有鸿沟,在这两大职业群体间,正常的人才流动和角色转换也是社会需要的。相对而言,这种正常流动所产生的利益会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商界  相似文献   
12.
13.
自然条件恶劣等导致家庭收入低是贫困产生重要因素。但是现行收费标准超过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支付能力,收费制度的改革、收费标准过快上涨使中低收入群体的子女成为贫困生。因此收费的制度缺陷是现阶段贫困生贫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从财政学到公共经济学--看财政学历史演变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龙 《前沿》2006,(2):49-52
财政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创立至今也不过二百年的历史,就在这短短的二百多年时间里,财政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步入现代社会,财政学正在朝着公共经济学方向演变,那么了解财政学在各个时期研究的侧重点,对于我们把握财政学过去、展望财政学未来发展前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此外,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理解财政学演变历史对从事财政实践工作的广大工作者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6,(5):52-53
近代是中国社会急速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鸦片战争之后的百年史,既有血迹斑斑的一面,即中国几蹈亡国灭种的险境;又有光辉灿烂的一面,即中国各族儿女以“多难兴帮”的古训相激励,发扬“自强不息”精神,从灾难中奋  相似文献   
16.
瑞鑫 《法人》2006,(11):106-107
尤努斯和格莱珉银行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扶贫也可能是一桩双赢的好生意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经济学家兼银行家、原孟加拉大港大学经济学主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及其创立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以  相似文献   
17.
近日,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接连出新论,受到网友的一片质疑。经济学逻辑碰上民生议题,夹杂的东西就多了起来。其中春运涨价的观点争议最大。  相似文献   
18.
郭梓林 《法人》2007,(6):68-68
当一个人的财富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财富再继续增加时,对人的效用开始递减关于陈晓旭出家,去世,网上有各种传言,有的说是为了避税,有的说是这个原因,有的说是那个原因,我也没有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但是,我知道,这个现象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当一个人的财富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财  相似文献   
19.
晁征 《法人》2007,(8):95-95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虚拟经济理论相对于实体经济理论,就是当代经济学里真正革命性的理论。——袁鹏  相似文献   
20.
姚先国 《今日浙江》2006,(15):46-47
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入民营企业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为兄弟省、市、区所借鉴。“综治进民企”是新形势下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从理论上深刻认识综治进民企的经济学、社会学意义,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共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推进这项工作,完善“综治进民企”的长效机制。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综治进民企”的目的是使民营企业成为和谐企业,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