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3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7篇
法律   1064篇
中国共产党   610篇
中国政治   848篇
政治理论   393篇
综合类   6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自由主义     
《团结》2010,(5):22-22
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潮之一。形成于17、18世纪,19世纪开始成为主要政治思潮。  相似文献   
63.
《人大建设》2010,(4):52-53
人民宪政的曙光 “1954年9月20日下午5点55分,我作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资料组的工作人员,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许崇德说:“毛泽东和代表们一起坐在代表席,周恩来总理主持的投票会。  相似文献   
64.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本源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人权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权产生的基础和根据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地阐述了人权产生的基础、根据等基本问题,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权本源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本源观克服了近代资产阶级人权本源观的重大缺陷,是科学的人权本源观。深入地研究,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本源观,不仅有助我们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的人权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认清西方自由主义人权的实质谬误,有效地应对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减少它对我国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5.
人民主权作为宪政的支持和灵魂无疑是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渊源,并构成了近代政治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6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站在宪政的立场观之,“工会维权观”在基本内涵、价值目标、维权理念、维权机制、工作格局等各个内在层面上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体制息息相通,体现了宪政的基本精神,顺应了宪政发展的时代潮流。要贯彻落实好“工会维权观”,要求广大工会工作者应当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政意识。  相似文献   
67.
西方宪政中“三权分立”的历史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神秘主义或政府的内在价值出发解释"三权"分立的合理性是不够的.要理解为什么是"三权"分立,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寻找答案.从历史上看,三权分立是政府职能不断归类和抽象的发展结果,是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索制衡政治权力的历史结果.因此,三权分立制度是社会变迁、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是混合政体理论及其实践演变的目标,具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68.
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主流政治思潮,也是全球化进程中一种强势的学术话语.马德普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普遍主义及其论证方式进行了系统而富有开创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9.
行政立法自产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甚至指责,但在世界各国的法制实践中它又大行其道,蓬勃发展.人们一方面质疑甚至指责行政立法威胁着宪政民主的基本价值和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古典宪政分权理论,怀疑其存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又主张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行政立法的危险和隐患是可以避免的,甚或是由于对行政立法的不当使用引发的.事实上,行政立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完善行政立法监控制度,避免其所具有的潜在危险以及对其的误用和滥用.  相似文献   
70.
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有两种经济观和两种经济方略:一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是为国家主义;二是主张国家不干预经济,是为自由主义。两种经济方略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条件。千百年来一直存在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18至19世纪的200年间,自由主义占上风。19世纪末,德国开国家主义之先河。20世纪20至60年代,国家主义盛行了50年;从70年代开始,自由主义东山再起,号称新自由主义。进入21世纪,新自由主义连遭挫折,国家主义有所抬头。两种经济观趋同,百年争论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