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496篇
中国共产党   206篇
中国政治   451篇
政治理论   138篇
综合类   30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QQ号码等虚拟财产的归属及流转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实践中很多网络运营商通过协议规定QQ号码等虚拟财产所有权归网络运营商,用户仅拥有使用权,并禁止用户转让。本文认为,QQ号码等虚拟财产是物权化的债权凭证,网络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协议是典型的电子格式合同,其中有关QQ号码等虚拟财产权利归属并禁止流转的内容限制了用户的"主要权利",应为无效。用户对QQ号码等虚拟财产价值的产生付出了劳动,QQ号码等虚拟财产应归属用户;而且禁止QQ号码等虚拟财产转让,也有违债权凭证"外观主义"交易规则。同时建议从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对电子格式合同进行规制,平衡网络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2.
陈源 《法制与社会》2011,(29):87-88
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产物,学界对其权利客体属性的关注始于2003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国内首例网络虚拟财产案——“红月案”。本文从“红月案”着手,通过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特征并结合当前学界普遍认同的三种学说,对其法律属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认定为物权,同时提出与之相对的立法保护有关研究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杨震 《前进论坛》2013,(4):20-22
一、案由:互联网以及方兴未艾迅速发展的物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人类依托于互联网,已形成庞大的虚拟社会(仅"微博"就有五亿多用户,许多名人的微博有高达数百万的"粉丝");由于信息技  相似文献   
64.
虚拟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影响,指出网络虚拟社会已然形成,网络舆论事件频发要求提高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健全网络引导机制;指出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具有突发性、互动性、燃点低、触点多、传播快、影响大等新特点,网络媒体的兴起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但在政府缺位网络公共舆论引导与管理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65.
民法上的物,是指独立于人身之外,可以为人所支配,独立为一体的有体财产。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虚拟财产的横空出世,以其自身无形,虚拟的特性挑战着物制度。本文从虚拟财产的特性和法律性质出发研究其到底是否是物权的研究客体。  相似文献   
66.
一、比特币的演进比特币这一概念在2008年被首次提出来,至今经历了五年左右的时间,从默默无闻的虚拟商品慢慢演进成现下在许多人看来可以和传统货币相提并论的“未来货币”,发展态势之迅猛令人深思。然而虚拟货币不是无源之水,早在上世纪诺奖得主哈耶克已有过设想——货币的非国家化——电子货币的雏形。  相似文献   
67.
管超 《淮海论坛》2013,(1):31-32
新世纪以来,以即时、自主、互动为传播特点的网络虚拟社会,正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给组织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某种程度上,谁占领网络制高点,谁就掌握主动。传播力决定领导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度。网络虚拟社会对组织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社会形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互联网已成为影响广大党员群众价值观念、思想行为的重要场域,是各级党组织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文化宣传、凝聚民心等工作所不容忽视的领域。组织工作的对象、环境以及技术手段都悄然发生了变化,网络虚拟社会给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机遇:一是拓宽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二是加速了组织工作的信息传播,三是有利于创新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四是有助于党内民主向社会民主迈进。  相似文献   
68.
交个三五万,就能买到一个合法的虚拟身份,拿到一张被认可的身份证,这本是“房姐”“房叔”们才能办到的事情,居然在网上并不稀奇。日前,央视报道,在安徽、江西等地,有非法户口中介买卖“幽灵户口”牟取暴利。  相似文献   
69.
浅析马克思主义视阈中虚拟实践的逻辑性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实践的崛起是人类存在方式的根本变革。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物质实践的超越,但是它仍然以物质实践为基础,是物质实践的补充和扩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70.
虚拟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现实的社会,虚拟社会安全事件是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和新型表现形式,并与现实社会安全事件互联互动、互相转化。因此,虚拟社会安全治理不能"就事论事",必须与现实社会安全治理统筹考虑,在建立多元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三六三"治理框架,即优化虚拟社会安全治理的三维路径、明确现实社会矛盾化解的六大重点领域、再造"虚实"社会安全治理的三阶段流程,以有力维护"虚实"社会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