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法律   8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抗人Tf及抗人Hb试剂盒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比较抗人Tf(转铁蛋白)和抗人Hb(血红蛋白)试剂盒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结合免疫层析技术,对不同稀释度的人血、动物血进行检测,并对保存时间、溶解度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抗人Tf和抗人Hb试剂盒同样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稳定、特异性好的优点,但抗人Tf试剂盒能检测出陈旧及难以溶解血痕。结论抗人Tf试剂盒适用于法医物证的血痕种属检验。  相似文献   
12.
在命案现场中,血痕的利用是法医物证技术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不同的血痕形态入手,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现场不同的血痕形态是判断案件性质,分析作案过程,辨别现场种类,确定侦查方向和证实犯罪的重要依据,进而提出了分析利用现场血痕形态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加免疫固定技术对人血痕进行类粘蛋白型(ORM)分型,并调查了264名北京地区无血缘关系健康献血员ORM表现型,结果ORMl F1 48.9%;ORM1 F1S 37.5%;ORM1 F1F2 3.0%;ORM1 S 9.8%;ORM1 F2S 0.8%;经吻合度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氏定律。其基因频率F1为0.6913;F2为0.2897;S为0.0189。电泳图谱清晰;分辨力好,可清楚地辨认F1、F2带;灵敏度高,检材用量仅5×2mm(血纱布);室温保存的血痕检材检出时间可长达一年半。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血痕、精液斑等物证检验史贾静涛(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沈阳110011)法医物证检验的科学发展是十九世纪现代法医学形成的又一重要标志,但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其发展要远比法医毒物学缓慢,基本上是从本世纪中期开始发展的。1血痕检验1.1化学试法化...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吸收方法制备的抗-M与抗-N血清,检测10天内的不相应的MN血型血痕和大约2年的相应MN型血痕,凡能获得特异性结果的抗血清才能用于血痕的MN血痕测定。否则,只能用于测定血液的MN血型。  相似文献   
16.
Ba HJ  Liu BQ  Ma J  Zhu AH  Lin ZQ 《法医学杂志》2007,23(5):347-348
目的改进滤纸血痕DNA提取方法,建立更简便、廉价,适合当前DNA建库需要的提取方法。方法将752份滤纸血痕分成四组,分别按照四种不同的Chelex-100法进行DNA提取并进行比较研究;63份新鲜血痕分别按照两种方法提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于陈旧滤纸血痕,四种提取方法的检测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新鲜血痕,两种提取方法的检测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建库陈旧滤纸血痕样本的DNA提取可采用不加纯水处理,直接加入Chelex-100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鲜血痕在不同直接扩增试剂盒的试验条件。方法存放2d内的新鲜血痕FTA卡540份和存放1~3m的陈旧性血痕FTA卡270份,各分别随机均分为3组,每份血痕打3片1.0mm纸片,分别用DNATyperTM15Plus试剂盒、GoldeyeTM20A试剂盒和华夏TM试剂盒在标准条件(说明书条件)、优化条件1(标准条件+1μL DMSO)和优化条件2(标准条件+室温浸泡1h)扩增检验,比较在3种条件下各组STR检验成功率。结果陈旧血痕样本用3种直扩试剂盒,在3种条件下,检验成功率均97.00%,且均高于新鲜血痕。新鲜血痕在标准条件和优化条件1下,成功率为27.22%~31.67%,在优化条件2下,检验成功率相似(97.00%),与标准条件和优化条件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新鲜血痕在加入直接扩增试剂后于室温浸泡1h,可有效提高STR检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Identifiler(R) Plus试剂盒性能卓越,PCR反应液经过优化,抗抑制剂能力强,适用于案件生物检材DNA检验[1].本文利用纳米银溶液和生物物证提取棉签、植绒拭子对案件常见的血痕类、唾液斑和肋软骨等进行检材转移,采用Identifiler(R)Plus扩增系统配以Prep-n-Go Buffer进行直接扩增检验,以探讨直接扩增技术对此类检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福建春季室外环境下血液痕迹随时间在不同载体上DNA物证作为证据的有效时间和血液痕迹颜色变化规律,可为侦查提供有效线索。以室外环境下完全暴露与半暴露的两种环境下五种载体上的血痕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期提取的血液痕迹进行DNA检验,用相机拍照取样,并用PhotoShop取相片色值后用SPSS分析色值数据。其结果显示:福建春季室外暴露14天的血痕物证仍具有证据价值,白色木板上的血痕在是否有纱布遮盖情况下颜色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不同无损取材方式及DNA提取方法对棉织物上洗涤血斑DNA分析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棉签擦拭法、植绒拭子擦拭法、脱落细胞粘取器粘取法富集洗涤棉织物上的血痕。分别采用Chelex 100法、过柱法和磁珠法提取DNA。采用常规PCR和复合PCR技术扩增目标片段并分别运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目标产物。结果 植绒拭子擦拭法取材的效果最差,通过脱落细胞粘取器粘取法获得的DNA浓度、STR分型成功率均高于棉签擦拭法,且粘取法操作较简单,实践中优先推荐选择粘取法作为该类检材的取材方式。此外,DNA浓度和STR分型结果均表明过柱法提取DNA的效果优于Chelex法,而磁珠法在3种DNA提取方法中效果最差,建议实践中选择过柱法作为此类检材DNA提取的首选方法。结论 针对棉织物检材上洗涤血痕无损取材及DNA分析,优先推荐选择脱落细胞粘取器粘取法和过柱法分别进行样本取材以及DNA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