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重庆市江北区人大常委会让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开展的监督、决定重大事项、任免干部等工作,从扩大民主监督的渠道出发,能产生一定的促进和约束作用。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就应该依照法律规定的要求、范围和方式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代表开展活动。笔者认为,邀请普通群众当"代表"暂时不宜推行。1、缺乏法律依据。《宪法》、《地方  相似文献   
72.
禹丽 《法制与社会》2010,(22):294-294
合同的订立过程可以分为缔约准备和实质缔约两个阶段,实质缔约的过程,实际就是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而要约邀请则属于缔约准备阶段。从合同实践看,并非所有的合同都必须经过缔约准备阶段,但所有的合同都必须经过实质缔约阶段。  相似文献   
73.
(2006年5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0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根据2008年8月2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2012年2月1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及第六十三条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  相似文献   
74.
谢燕 《理论月刊》2002,(9):58-59
要约内容必须确定,否则受要约人无法作出承诺,合同也无法成立。但对要约必须具备哪些内容才符合法律所要求的确定性,各国法律及有关国际规则要求不同。本文通过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美国《统一商法典》和我国《合同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5.
强制要约收购豁免条件是发挥豁免制度价值的关键所在,豁免事项既不能过窄,也不能过宽,应本着制度的宗旨和本质予以合理确定。中国现行规定中对强制要约收购豁免条件的规定,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应当借鉴中外规定和实践经验,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76.
<正>近日,某大学外籍教师魏一帆(Tim Hathaway)向媒体讲述了他本人及另外几个外国人被"租用"的经历。魏一帆说,今年7月,他稀里糊涂地被一家叫"星河湾"的地产公司邀请去了  相似文献   
77.
《中国保安》2010,(10):67-68
1、及早开始筹划。不要期望所有事情在最后几周会自动汇集在一起。细节的部分可以邀请专门负责商展活动的机构帮忙。2、想一想,要拿出什么特点吸引来往的人潮在摊位前驻足。多数公司利用展前的广告,并通过直销人员宣传;及早发放有关展览的信息给潜在客户,告诉他们你的公司会展出什么;利用行业刊物和邮寄DM刊登公司新闻;邀请一些特别客户参观摊位并赠送礼物,确保特别贵宾都能收到入场券。  相似文献   
78.
《中国工运》2008,(7):28-29,44
为了全面推动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根据《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推动企业工会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79.
社会生活中,公民对于自身无法独立完成的行为,往往会采用悬赏广告的方式,即许诺给付报酬以完成其指定行为的人,提高实现特定行为的效率,取得预期利益。如寻人启事、寻物启事、奖励解决技术难题等都是典型的悬赏广告。但是,由于我国对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这秤社会关系缺乏法律规范的调控,致使由悬赏广告引发的报酬给付纠纷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在李根诉未晋华、李绍华悬赏广告酬金纠纷案中o,一审、二审裁决的理由、依据、结果迎异,即反映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在这一领域里立法的缺位。因此,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便于处理日益增多的…  相似文献   
80.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分别代表了承诺对要约实质性变更认定的两种立法模式。实践中应当重新认识实质性变更的划分标准,并且运用诚实信用原则,揭开变更的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