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0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62篇
工人农民   99篇
世界政治   1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0篇
法律   3585篇
中国共产党   1595篇
中国政治   2824篇
政治理论   685篇
综合类   198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845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945篇
  2011年   887篇
  2010年   874篇
  2009年   831篇
  2008年   905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2 毫秒
41.
滕抒  冯增利 《中国监察》2010,(12):48-50
2010年4月12日,河北省委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在全省国有企业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此前,他们在河北省两家国有企业开展了试点工作,以煤炭为主业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是试点中的重点推进单位。  相似文献   
42.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企业组织创新,实施虚拟经营,已成为破解资源要素制约,做大做强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一、虚拟经营的内涵和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虚拟经营,是1991年由美国著  相似文献   
43.
"文革"主流文学话语的生成,是对建国初基本话语规范的突破和发展,它经历了萌芽期、萌芽后的阻遏期、萌芽后的发展期以及全面形成和定型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44.
张淑芳 《中国法学》2005,4(6):33-49
行政法的援用既是一个行政法的法律产出技术问题,又是一个行政法的法律适用问题,其在行政法治体系和行政法学体系中本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令人不解的是该问题在目前行政法学中还是一个理论空白,理论上的不成熟严重制约了其在行政法治实践中的良性化格局。为了使该问题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对行政法治进程有所助益,本文对行政法援用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困惑作了初步厘清,并构设了行政法不宜隔位援用、行政法规范规制同一事项不宜多次援用、正式法律渊源不宜用非正式的行为规则、实体规范不宜再作实体性援用、程序性规范不宜再作程序性援用等规范化援用的要件,指出了行政法援用走上规范化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45.
王跃胜 《党课》2007,(6):55-57
什么是决断?决断就是领导者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直接对非规范性事件及重大问题所做的决定和判断。决断和决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在于决策的每一个过程都贯穿着一系列的决断,  相似文献   
46.
李雪  王洁 《行政与法》2007,(6):52-53
我国目前资产评估法律环境有待完善,资产评估相关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企业改制中资产评估主要遵守的是《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不能满足资产评估业发展的需要。评估法律规范实质上是法律规范在评估中的具体应用,即评估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立法机构或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是评估人员必须实施的行为规则,其最终目标是调整评估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47.
科学地抽象和概括犯罪过失共同的构成要素并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正确认定犯罪过失和过失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外学者都比较重视对过失构成要素的研究,但侧重点各不相同:国外学者特别是大陆法系的学者注重对构成要素内容的研究,国内学者则侧重于对其结构的剖析。违法性认识不是犯罪过失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48.
声音     
《南风窗》2007,(5):10-10
自主创新当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以引进技术为主,是否注定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近日在媒体上自我设问,  相似文献   
49.
减“副”,为预算改革开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才安 《南风窗》2007,(10):23-23
目前的部门预算改革是规范部门的行为,但是,如果不规范政府的行为,不规范各个领导的行为,部门预算改革是很难成功的。  相似文献   
50.
解民 《前沿》2006,(10):33-35
信用规范的制度化,是指信用规范为一定的组织机构经由特定的程序所制定,形成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了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制度化的信用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体系,它具有公认性、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特征。信用制度化强化了信用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调控力度,促使人们认定符合信用规范行为的合理性,为市场交易减少不确定性,增加安全性,为市场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市场参与者相互影响的行为框架,有利于合约的形成和责任的信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