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156篇
中国政治   165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1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20世纪30年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发表激发起了研究马克思的热潮.不少学者认为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思想的转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就是阿尔都塞和广松涉,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马克思在<形态>时期发生了思想断裂.  相似文献   
62.
对于他者的理解和解释是哲学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西方哲学史上,面对这一课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即以意识问题为核心的认识论方法和以存在问题为核心的生存论方法。因为它们各自理论的偏颇,使这两种进路都不能够完成对于他者的理解和解释的任务。马克思所开启的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地反思了认识论方法和生存论方法,它用实践的观点建构起他者的存在,同时为理解和解释他者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63.
坚持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一个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做好纪检监察调研工作,是正确认识形势,准确把握全局,深入开展工作,科学进行决策,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处于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纪检监察调查研究工作,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深入调查,潜心研究,提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开创纪检监察调研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64.
丁东红 《理论前沿》2005,(12):45-47
本文从人类思维起源的角度谈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于认识论的突破性贡献.与人的思维的产生直接相关的不是感性经验,而是逻辑经验.代表人类思维本质的理性认识不是简单地由感性认识的积累而来,而是产生于人对自身活动的反思,即人类原始动作图式的内化和不断分化.思维的本质是后天逐步形成的构造功能,而不是反映功能.认识是主客体双重建构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5.
翻阅《姜春云调研文集》,诸多新颖、深邃、富有哲理的思想、理念、观点跃然纸上,令人注目、深思。“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例。2000年12月28日在春云同志撰写的《中国农业实践概论》序言中,曾讲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唯一方法,是一切知识和智慧的本源,  相似文献   
66.
绿色GDP是指扣除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我国,研究、宣传、强调绿色GDP是的必然要求。"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之一,是汲取先发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减少损失、少走弯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GDP与生产力水平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把GDP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准不妥当,割裂GDP与绿色GDP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样在理论上无法立足。  相似文献   
67.
刘秀萍 《岭南学刊》2007,55(1):95-99
选择、建构、重构、创造等问题的讨论,是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研究触及到了认识系统和认识活动中更为具体、深入的机制和过程,不是对反映论的否定,而是拓展和深化。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中介组成了认识系统,而且各自又是由若干要素所组成的子系统。要深入研究认识的具体机制,即各个要素的匹配、结合、运行与进化,就得探讨认识的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68.
从视角看,当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几乎都是从传播者角度展开的.其不足,就是未能清晰而明确地凸显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从主体认识论向度来开展此研究,是对上述不足的有效弥补.对于普通大众认识或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来说,关键事件、相关人物、日常生活等是重要的认识中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找准...  相似文献   
69.
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这一判断集中表现为群众路线。作为认识论,群众路线反映党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历史作用以及党同群众关系问题的基  相似文献   
70.
王梅 《前线》2012,(11):55-56
毛泽东的哲学名著《实践论》、《矛盾论》,时至今日,可以说被数不清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阅读过。中国人民大学陈世珍博士撰写的《方法与智慧——〈实践论〉、〈矛盾论〉新读》(以下简称《新读》)则在众多已有的阅读角度之外,选取了从领导者实际工作需要这样一个特定角度,结合毛泽东的多篇诗作,对这两篇名著进行了深刻读解,展示了毛泽东将哲学理论转化为方法与智慧的伟大创造,对领导者很有启发意义,值得一读。《新读》认为,《实践论》、《矛盾论》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做通俗阐释的同时,揭示了领导工作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阐释了领导者直面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辩证思维和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