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10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01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正专利复审的案件逐年增加,复审程序中的一些特殊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下面就实践中几个较为常见的问题予以简要讨论。一、专利复审中的客体问题根据专利法规定,专利复审请求的客体仅限于对专利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具体包括两大类:一是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初步审查时,发现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4条的规定,经过陈述意见、修改或两次补正后仍然没有消除缺陷,而作出的驳回决定;二是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时,发现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3条的规定,经过陈述意见、修  相似文献   
142.
对于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性质,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是形成权,另一种观点认为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性质是请求权。本文认为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性质上是一种形成权。对此问题本文将从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设立目的及其实现方式两方面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3.
论消灭时效客体与物上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理上对消灭时效客体作粗浅探讨,分析了国外的立法模式,指出消灭时效客体应限于请求权的理由,进而从研究请求权的体系入手,进一步阐明哪些请求权适用消灭时效,并着重探讨了消灭时效和物上请求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4.
关于恢复原状请求权性质学界历来有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债权请求权,一种观点认为是物权请求权。对其性质确定了,其权利的行使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45.
预告登记做一个保护手段,因为其性质问题一直不被德国主流学说承认为物权,但是其在实际操作中一直被当成一种物权来操作。在破产程序中它如何保护购买方的请求权,以德国法为参照结合我国情况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6.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兼与无过错责任论者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青  胡梦云 《河北法学》2006,24(11):54-64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是知识产权法理论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一种突出的观点是主张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一观点的产生存在一些特定的缘由.作者主张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应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并在考察侵权行为法、知识产权法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对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的理由进行论证,对无过错责任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47.
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增设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无疑是历史性进步。但该制度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完善之处。本文仅就我国无效婚姻制度中的有关问题如重婚和禁婚亲的界定,以及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范围等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8.
刘清生 《行政与法》2003,(12):80-82
对我国《公司法》第111条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该条是关于公司法的停止请求权制度的规定,只是存在巨大立法缺陷。本文拟对我国《公司法》停止请求权制度的立法缺陷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9.
请求权竞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请求权竞合 ,是指一个自然事件 ,符合多个法律构成要件 ,从而产生多个请求权 ,而这些请求权的目的只有一个。请求权竞合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大陆法系规范出发型的诉讼传统。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 ,不能拘泥于实体法领域 ,从诉讼法的角度来看 ,有三个解决思路 :一是采纳预备的诉的合并制度 ;二是以事实作为诉讼标的 ,请求权降为当事人攻击防御的手段 ;三是以诉的声明作为诉讼标的 ,请求权同样降为当事人攻击防御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0.
恢复原状请求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国内学界对狭义恢复原状请求权的性质历来存有争议,一种认为应属于物上请求权,一种认为应属债权请求权。物权法草案39条规定了恢复原状请求权。从立法技术层面分析,草案明显将其定位于物上请求权。笔者认为草案如此规定值得商榷,笔者以下述些许陋见求教于贤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