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1篇
  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64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252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3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金检 《检察纵横》2012,(2):47-47
2011年11月8日中午12点半,阳光照在刚满18周岁的丁某身上,丁某在父亲和法律援助中心指定律师的陪同下,来到大连市中山区法院少年法庭。事情要从7个月前的一天晚上说起。刘某酒后与丁某工作的比萨店店长贾某发生口角。正准备下班的丁某闻讯赶来,与其他4名店员一起对刘某进行殴打,致刘某两枚牙齿脱落,后经鉴定属轻伤。  相似文献   
32.
张敬博 《人民检察》2012,(11):49-51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兴则民族兴。新刑事诉讼法增设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既体现了我国刑事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理的特殊关切,也反映了刑事法律在社会多元诉求下的完善,是司法柔情和文明的有力彰显。2012年4月14日至1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检察日报社、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的"刑诉法实施与未成年人司法工作机制创新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来自中央政法委、全国人  相似文献   
33.
《法人》2013,(5):9-9
4月2日,福建泉州法院正式受理乔丹体育起诉前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侵犯名誉权一案。  相似文献   
34.
即将开启大学生活,高三毕业生小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可是两年前由于参与抢劫,他面临着法律制裁。好在城关区人民检察院考虑到小伟认罪态度好犯罪情节轻,决定附条件不起诉让他重返校园。  相似文献   
35.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单设一章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门作了规定,增设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同时,增加了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实行社会调查制度和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接受矫治和教育的内容,本文结合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在附条件不起诉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实行社会调查并将禁止令引入矫治和教育内容进行探讨。一、社会调查制度和禁止令在我国法律中的适用社会调查制度,也称品格调查制度、人格调查制度、审前调查制度、量刑调查报告制度、判决前调查制度等,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司法实践及争议,认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契合了起诉便宜主义之世界刑事诉讼发展的大趋势,具有其正当性;并就《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修改后的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但是如何进行监督考察无细则规定。结合立法精神和已经相对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禁止令制度,实践中检察机关开展了有益的尝试。总结理论与实践探索,文章从附条件内容、实施方式、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监督考察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38.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迎合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为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规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检察机关作为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的监督考察主体,在相关司法解释及规则进一步细化之前应如何应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工作,仍需摸索探讨。  相似文献   
39.
虚假诉讼极大降低了民事诉讼制度的性能和效用,损害了人民法院的权威,使民事诉讼这一保障社会安定的最后公权力救济手段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对虚假诉讼予以刑事处罚等惩戒制度的构建已得到广泛关注。如2010年8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规定了虚假诉讼行为人可能触犯的十余种罪名,加大了刑事处罚的力度。但即使在有刑罚这一“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威慑情况下,最大程度避免虚假诉讼仍无法实现,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虚假诉讼行为都会被纳入刑事处罚的范围,近来学界虽有将虚假诉讼行为单独入罪的论述,但作为严谨的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40.
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该制度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惩戒和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历经了3年多的司法实践,如何结合域外立法正确认识附条件不起诉以及解决附条件不起诉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何让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质得到最客观和最大化的体现,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