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17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前几天在一次联欢会上有位同志即兴朗诵了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不禁让我想起了有关毛主席这篇《沁园春·雪》发表的前后的轶事趣闻。  相似文献   
62.
楚国良 《学习月刊》2014,(21):14-14
1960年以前的一段时间,毛主席身边的某些工作人员在北京和随毛主席外出期间,违犯纪律,从多吃多占到无偿索取当时市场上供应紧张的各种生活日用品,个别人还有贪污、渎职行为。毛主席发觉后,立即指示,要在身边工作人员中开展整风。并制订工作人员守则:"买东西一定要给人家钱,一张纸、一支笔也如此,千万不要向地方要东西。"  相似文献   
63.
一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毛泽东写有《七律·长征》这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在这首诗的创作、传播、修改、解释、书赠等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趣闻、轶事. 1935年9月18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离开腊子口,向哈达铺前进,途中要翻越终年积雪、绵延30里、有着陡峭山道的岷山.  相似文献   
64.
<正>生活情趣非小事(二○○七年二月十二日)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这方面的逸事较多,有两则小典故至今读来仍有强烈的警示意义。一则是《宋人轶事汇编》记载:钱俶进宝犀带,太祖曰:"朕有三条带,与此不同。"俶请宣示,上笑曰:"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俶大惭服。另一则是《南村缀耕录·缠足》记载:李  相似文献   
65.
《当代贵州》2013,(20):61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这方面的逸事较多,有两则小典故至今读来仍有强烈的警示意义。一则是《宋人轶事汇编》记载:钱傲进宝犀带,太祖曰:"朕有三条带,与此不同。"傲请宣示,上笑曰:"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傲大惭服。另一则是《南村辍耕录·缠足》记载:李后主  相似文献   
66.
良言  清华 《湘潮》2012,(11):28-30
1962年,毛泽东对罗荣桓在山东的抗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子就下活了。山东的棋子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北占东北,南下长江。”在罗帅诞辰110周年之际,把他在山东抗日中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整理,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67.
卡扎菲轶事     
美女保镖趣闻多 卡扎菲身边有一道闻名于世的独特风景线,那就是无论他走到哪里,身边都有一群女保镖。她们身穿草绿色军装或迷彩服,个个体格健壮,既有女人的迷人魅力,又有军人的气质和威武。这些女保镖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然后再被卡扎菲亲自从军事学院中选拔出来,堪称"百里挑一"。她们射击技术精湛,行动机智灵敏,对卡扎菲忠诚至极。一旦卡扎菲落座,她们便站立两侧,杏眼圆睁,警惕地巡视每一个在场的人。  相似文献   
68.
王福海 《党史文汇》2011,(10):38-39
王震对蚕桑业可谓是情有独钟,据1965年、1966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参加过发展新疆蚕桑生产工作组的孙肇钰说:“王震对蚕桑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他患有皮肤瘙痒症,内服药和外敷药效果不大,经人介绍穿丝绸内衣,才解决了他的顽症。”蚕研所当年参加过发展新疆蚕桑生产工作组的夏明炯回忆说:“1964年我到王震家里,  相似文献   
69.
齐白石轶事     
止敬 《学习导报》2012,(2):47-48
临近冬天,齐白石上街买菜,见一乡下小伙子拉的白菜又大又新鲜,就问:"多少钱一斤?"小伙子正要答话,仔细一瞧,这不是大画家齐白石吗?他笑了笑说:"您要白菜,不卖!"白石老人说:"那你干嘛要来?"小伙子紧接着说了三个字:"用画换。"  相似文献   
70.
资中筠 《各界》2008,(4):57-59
1956~1959的三年间我奉派在国外工作,所以鸣放、反右、大跃进都躲过了.只是1959年回国后赶上承受"大跃进"的后果,通常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如今回忆起来最突出的竟是一个"饿"字,与"吃"有关的故事、轶事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