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17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其实一般人自己也不清楚,因为平时不具备展示的条件,所以心中没数。通过在东北农场的劳动,我才知道自己的饭量有多大,自己能承受的重量极限是多少。  相似文献   
72.
《法制与经济》2000,(2):49-49
吉安州一富豪娶媳妇,有一盗贼利用结婚时人员众多杂乱,进入新娘子的卧室,潜伏在床底下,准备到夜里行窃。没想到新房明烛高照,接连三日通宵达旦,盗贼饥饿难忍,从床下跑出来,被抓起来押到官府。盗贼说:“我不是盗贼,是医生。新媳妇有一种很古怪的疾病,让我跟随着她,经常给她用药。”州官再三审问,盗贼说起新媳妇家的事情,一件一件都所知甚详,这大概是他潜伏在床下听到了新婚夫妇的悄悄话,  相似文献   
73.
戴高乐,卓而不群的“大公鸡” 夏尔·戴高乐,法兰西民族的解放英雄,1890年11月22日生于法国北部里尔市,一个世代笃信天主教的贵族家庭。戴高乐少年时就立志考进法国著名的圣西尔军事学院。1909年8月,不满19岁的戴高乐顺利通过了圣西尔学院的入学考试。  相似文献   
74.
《大公报》创刊于1936年,其总编辑王芸生,是无党派爱国人士、蜚声海内外的报业巨子、中日关系研究专家,他将毕生精力倾注于《大公报》,在风云变幻的近现代中国,奠定了《大公报》不可动摇的文化史地位,也成就了一代优秀报人的人格风范。但他个人的命运,却起伏跌宕,波折不断。  相似文献   
75.
张家康 《党史文汇》2005,(10):21-23
章太炎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别人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鲁迅称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这位真诚的爱国者,具有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毕生都在提醒国人,警惕帝国主义“文明豺狼”,尤其是对日本的侵略扩张野心,万万不可存有侥幸之心,倘若日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起战火,华夏子孙的回答是:“唯兵刃耳!”“今日之势”“唯有一战”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三省垂危,大片国土即将沦丧,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消息传来,使章太炎痛心入骨,他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中国应向日本正式宣战,“今日之势使我辈处之,唯有一战,明知必败,然败亦不过失…  相似文献   
76.
迟宝伟 《党史纵横》2001,(9):F002-F002
1大叔之言,你要深思 1935年11月,在国民党五大期间,张学良的心情十分苦闷.他建议国民党要员少请客,少摆宴会,省下钱救济灾民,结果反被斥之为"不抵抗将军",给轰下台来.  相似文献   
77.
陈云步入晚年后,每天坚持写大字,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陶冶性情.他经常写这样一个条幅:"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利益重如山."  相似文献   
78.
戈阿干 《今日民族》2005,(11):20-23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在北京当学生时,从一位在首都工作的纳西族人嘴里,头回知悉“中国远征军”这一部队番号。当时听到“远征军”这个称号,我的神经会变得兴奋,觉得这个称号非常豪爽、神气十足,从此总惦记着到时该做点追溯之事。2001年深秋,在赴三江并流地区考察的日程里,我首选了怒江边的福贡县寻访当年远征军归国取道怒江的经过。县政府办公室和江文主任知道我的来意后,特地把我安顿在县民政福利公司客房部食宿,为我提供县里熟悉地方兵事的几位老先生的名字,并赠送一部新近出版的《福贡县志》。县政协和宗义、宝山屹先生,又帮我找来一套《福…  相似文献   
79.
鹿兮 《湘潮》2011,(5):49-49
解放前夕,在国共双方中原鏖战正酣的历史关头,被解放军打得一败涂地、草木皆兵的国民党军,闻枪炮声则色变。  相似文献   
80.
悼词轶事     
饶湫波 《人民公安》2011,(11):55-55
咸丰帝突然驾崩热河,为防发生意想不到的变故,八大辅臣决定秘不发丧。虽然咸丰帝活着时。天下臣民必须尊称他为真龙天子,但死了,如何保存龙体就成了问题。如果龙体不会腐烂,那么几万亿年前死了的那些恐龙,还不把我们这个地球给塞得“满负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