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9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崔晶 《刑警与科技》2007,(8B):121-126
德州仪器(TI)的达芬奇(DaVinci)数字媒体技术平台包括四大部分:芯片(处理器)、开发工具或开发套件、软件及技术支持。其中软件开发涉及到操作系统、音视频编解码算法及ARM和DSP之间的分工协作,让很多工程师感到比较复杂。为此TI推出了一系列软件模块和工具来建立Davinci软件开发的框架,方便工程师在此基础上快速的开发自己的产品。这些软件模块和工具包含在TI的基于达芬奇技术的数字视频评估板的软件开发包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在国内楼市调控反复拉锯、股市震荡剧烈不已的背景下,人们纷纷寻找新的投资渠道。由于今年七月发生的“达芬奇事件”,导致人们对高端洋品牌家具纷纷质疑,采取观望态度,由此,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投资收藏价值的高端红木家具,再次以强势的姿态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在当下高端红木中的黄花梨木已无新料且有价无市,紫檀木也接近枯竭的情况下,作为古典工艺家具三大主要用材之一的大红酸枝木,无疑成为整个红木家具行业的宠儿。2011年,大红酸枝木价格的疯涨,成为中国红木市场最为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3.
泪话     
《廉政瞭望》2011,(15):44-45
人在忧伤、悲痛、后悔的时候,会流眼泪;人在高兴、激动的时候,也会流眼泪。眼泪似乎成了情绪变化的象征,但眼泪并不完全反映当事人真实的内心……最虚伪的眼泪2011年7月13日,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就被曝光一事在北京召开情况说明会。达芬奇CEO潘庄秀华坚称所销售产品为原装进口,还泣不成声地讲述她的创业史。  相似文献   
44.
《南风窗》2012,(2):23-23
2011年岁末,财新《新世纪》周刊发表《达芬奇案中案》的系列文章,将达芬奇家具"假名牌"事件再次拉回公众视野。报道披露,此前中央电视台所做的《达芬奇密码》系列报道可能存在真相性缺失、预设立场的问题,并存在央视调查记者在报道中及报道后"敲诈勒索"达芬奇家居的嫌疑,报道提到达芬奇在被央视报道存在原产地和广告宣传"造假"之后,累计花费将近2000万元用于"公关"与"和解"。  相似文献   
45.
窝窝 《新青年》2016,(4):60-61
网购,潮方式,新选择。合金磁鞋扣:小时候就觉得系鞋带真是很费劲的事。长大后,还是觉得挺麻烦的。"特8外"的合金磁鞋扣一秒搞定系鞋带,"穿"——左右两只磁鞋扣轻轻一碰,听到"啪"一声即可把鞋子系紧,"脱"——一只脚踩住另外一只的脚后跟,用力一挣即可脱开。这款合金磁鞋扣不仅方便穿脱,还很简洁,它可以安装在运动鞋  相似文献   
46.
《小康》2011,(8):1
试图穿越道德底线的结果有目共睹,失去诚信的世界会无路可走。这是我们要重提"诚信"的原因所在。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公道地赚取自己的利润,诚意地提供公共服务,这是个人、企业、政府都可以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47.
在诡异的“达芬奇案中案”中,除去当事主角李文学之外,另外一个神秘的人物也跃入了公众的视野一他就是被称为“掮客”的媒介奇才崔斌。他在达芬奇事件中担当达芬奇方面与媒体记者的中间人,他的传媒中国网因此获得300万元公关费用。  相似文献   
48.
曾经国内地板中的高端品牌“欧典”,在2006年的一夜之间走下神坛;最近的达芬奇家具事件,也使得达芬奇友谊商店门店一幅冷冷清清场面;再到曾经的三鹿奶粉事件.这三起事件,都好似一股无形的巨大力量,顷刻之间将这三大企业,吸进了一个无底深渊.这股无形的力量,就是商标.这三家企业,都曾是风光无限,凭什么?凭的也是商标,其商标上所承载的美誉.从这三家企业的巨大变化之间,不难看出,商标对于企业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49.
别样的美丽     
鸟语花香的春天是美丽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美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断臂维纳斯也同样美丽!美得让人心动,美得让人震撼!我喜欢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也欣赏维纳斯那残缺的美,它更勾起我们心中那原始的爱!  相似文献   
50.
《创造》2006,(7):13-13
2005年《达芬奇密码》作者布朗每分钟收入167美元,《哈里波特》作者罗琳每分钟赚143美元,这种赚钱速度对普通大众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