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76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不动产登记法,现在有关不动产登记的规范零星的分散在一些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中,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不动产对国民经济的重大作用,不动产法肯定是我国未来制定的物权法重点内容,而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法最基本的制度。那么在我国物权法起草过程中,如何确定登记的效力,采取哪种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的重要课题。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外国法例及原因分析1、登记要件主义。登记要件主义认为房地产权利的转移和设定在登记之前只体现为债权的存在,在登记之后才能认为是完成产权的转移或权利的设定,未经登记房地产交易的权利受…  相似文献   
23.
《遗嘱公证细则》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其坤  有为 《中国司法》2006,(6):61-63
《遗嘱公证细则》是司法部于2003年制定的部门规章,是办理遗嘱公证的重要依据。该细则根据遗嘱公证的特点和实际工作中遗嘱公证经常面临诉讼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有效地预防纠纷,避免诉讼。《遗嘱公证细则》颁布实施以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审判实践中有一些公证机构的遗嘱公证因为没有给当事人录音,被法院以程序瑕疵而撤销公证;因此,在办理遗嘱时为当事人录音或者录像的程序规定备受责难。那么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公证的时候有无必要进行录音或录像呢?该如何纠正审判实践的偏差呢?同样的责难出现在遗嘱人既不能签字又无印章的,应当以手印方…  相似文献   
24.
葛长峰 《法治研究》2006,(10):33-35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律师见证已经成为律师经常性的业务工作之一。但是在合同见证方面,我国现行立法存在统一性欠缺及低层次立法两个不足。从统一性讲,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的立法规定。司法部《关于基层法律服务所有限制地开展见证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仅可以作为律师办理合同见证业务的参考。从立法层次上讲,只有个别地方部门规章对此有相应的规范调整。这其中,以上海市“律师国内见证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及广东省《关于规范我省律师从事合同见证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最为典型。面对如此立法薄弱与实务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反思合同见证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5.
黄红 《律师世界》2002,(8):27-2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条例》已将医疗事故的范围由《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的“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扩大到“人身损害”,而“人身损害”的范围则相当广泛。这表明,只要有“人身损害”,并不一定造成死亡、残废、功能障碍均可构成医疗事故。《条例》的这种规定,体现了对患者利…  相似文献   
26.
政策法规     
《工会博览》2006,(24):11-12
两部委出台首部安全生产政纪处分部门规章监察部和国家安监总局近日颁布实施《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政纪处分方面的部门规章。《暂行规定》将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安全生产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归纳为七类25种表现。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也被归纳为五类18种表现。  相似文献   
27.
《求知》2006,(9):45-45
熊文钊、张伟撰文指出:所谓国家政策部门化.主要是指个别行政部门利用法定职权和掌握的国家立法资源,在起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时过于强调本部门的权力而弱化相应的责任;制定部门规章、编制行业规划、实施宏观政策时,偏离了整体的国家政策方针和公共利益,力图通过国家法律、  相似文献   
28.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联合立法,已经成为我国行政立法实践中的一种惯常立法形式,在实现法律、行政法规的精细化和可操作性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与单个部门立法相比,部门联合立法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实现部门“条条”之间的立法权责整合、防止多部门职责交叉领域立法的碎片化和部门本位主义、提升部门立法的公正性与效率性、节约行政立法成本和减少部门立法冲突、为制定行政法规进行先行制度实验等诸多方面。在部门联合立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部门权限冲突与利益协调的难题。为推进部门联合立法的规范化治理,应当对部门联合立法的时机选择、事项范围、效力等级、立法主体关系以及备案审查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制度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9.
舒颖 《中国人大》2020,(2):26-26
"在2018年督促地方修改514件、废止83件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2019年又督促地方修改300件、废止44件。同时,推动制定机关对集中清理过程中发现的37件部门规章、456件地方政府规章、2件司法解释以及11000余件各类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废止或者重新制定。持续一年多的生态环保领域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30.
将于3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各种算法乱象“亮剑”。这是我国第一部以算法作为专门规制对象的部门规章。算法究竟是什么?为何要对它进行规制?《规定》有何创新?在规制的同时,如何让算法更好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