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岳瑾 《前沿》2011,(18):162-164
凤翔泥塑是陕西乃至全国的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凤翔泥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凤翔民间艺术中的众多吉祥纹样进行搜集,深入剖析它的各种丰富寓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论断在视觉传达的新时期又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凤翔泥塑纹样除了有表面寓意之外,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涵义。本文旨在揭示凤翔泥塑吉祥纹饰当中的纷繁复杂的吉祥寓意。  相似文献   
82.
论五脏之阳也是物质周学胜(南京中医学院南京210029)关键词五脏阴阳,哲学阴阳对于五脏阴阳,目前中医界的认识还不统一,如说“五脏之阴是物质基础,五脏之阳是功能表现”,把作用不同的两类物质说成是一回事。这对初学者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也有碍于脏象本质的...  相似文献   
83.
来自《医药养生保健报》的文章称,传统音乐能将人体的阴阳两方面相互协调,与宇宙自然的阴阳变化相统一,调理脏腑的功能状态,也就是“乐与人和”、“天人合一”、《黄帝内径》中记载了“五音疗疾”,针对不同的病症,运用不同的音乐进行治疗,对症下“乐”。音乐调畅情志的方法有四种。  相似文献   
84.
从清明节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节日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在今天,复兴传统节日文化,需要重建文化自觉、重树节日载体。清明节是重要传统节日,它体现着阴阳协和的思想内核,结合了祭祖扫墓和迎春踏青,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5.
孙熙国 《理论学刊》2005,3(6):47-51
《易经》作者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从总体上看是哲学的而非宗教和迷信的。《易经》产生于古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其卦爻辞都是古人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实践经验的记录和总结。《易经》中的“易”范畴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第一个本体范畴,阴阳观念则是中国哲学把握世界的基本观念,“美化意象”是《易经》作者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由阴阳、八卦和六十四卦所构成的系统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第一个思想模式。  相似文献   
86.
由于成书过程的复杂性,元曲公案戏隐藏着两个视角,即民间视角和精英视角。两个视角的叠合、交融,影响了读者对清官形象的认识,将两个视角剥离开来,发现民间艺人眼中的清官是为民除害者,文化精英笔下的清官乃安民除暴者,前者运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后者运用的是写实主义手法。以传统文化的阴阳学说分析元曲公案,是试图将分析建立在文化理论基础之上,因而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阴阳分化是自然界的重要现象.阴阳语义原型在认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统领着人们对宇宙的总体看法,是人对性别认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阴阳语义原型主要有三类,包括阴阳所构成的事物原型和阴阳属性原型以及阴阳褒贬原型.古人通过确立阴阳关系来确定礼仪关系和巩固社会制度,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88.
“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温气,变为瘟疫”观点萌芽于《难经》,完善于《伤寒论》,并从此作为瘟疫脉象得到广泛运用。明清时期,医家对瘟疫的致病因素存在“更遇温气”与“更遇湿气”之争,究其原因可能源自当时伤寒、瘟病混淆不清,以及“温瘟”不分。古籍记载濡弱脉代表阳气不足或者湿气内盛的体质和病程的初始阶段,弦紧脉代表病程深入发展,这对现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青花言物     
大地无华,四季更迭,滕道洋的作品,让人领略了自然之富庶,安静之力量。青花,向来以其低调内敛的姿态留存于世人的认知中。其发端于唐三彩,自元代成熟后,一直风行至今。自古为士大夫、收藏家热衷追求的宝物。它以别具一格的美学形式,跃然于纯白的瓷器基底,形成"青龙白虎"的阴阳平衡,朴素地巧夺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90.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汗证的阐述系统全面,其论治汗证时均以阴阳为本,并提出查脉证有火无火辨汗证阴阳。其指出自汗、盗汗各有阴阳,尤应重视阴汗的存在;战汗之难出者为病态,为阴证,需培补元气助汗出病愈;头汗亦分阴阳两证,即邪热上壅之阳证和阳气内脱之阴证,应分辨阴阳论治;小儿汗证应识常与变,重视汗出过多之变及病情之变,而辨阴阳论治。张景岳对汗证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后世治疗汗证的理论和方法,对当今临床诊治汗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