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6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一直贯穿于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中,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着无法克服的历史局限:封建专制对民主的否定、伦理关系对个性自由的否定、道德至上对法制原则的否定、人身依附对平等观念的否定。这些历史局限性也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要超越与发展的地方,这深刻体现在党的领导、主权在民、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62.
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从而人们获取财富的手段表现为对信息的创造、占有、处理和分配上。网络文化也是虚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给实体经济甚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在人们的交往方式上,网络使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平等关系,打破了传统的等级尊卑、贫富贵贱的交往模式,这便进一步对传统的金字塔政治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平等对话、独立、自由、开放的新模式出现,进而,网络文化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也是很大的。在文化消费模式上,网络文化把工业和文化连接在一起,消解了传统的经典文化。然而,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的一系列影响不总是积极的,还有其消极甚至恶劣的一面,这要求我们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扬弃其有利和不利因素,超越网络文化的现状,使网络文化朝着网络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初步架构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理论框架,在基层民主、党内民主和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同时,民主政治建设中也存在诸如认识上的误区,重形式民主、轻实质民主,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当前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积极稳妥地沿着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之路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4.
由于我国诉讼法对原告资格规定了严格的条件,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举步维艰。因此,我们引入代物诉讼制度成为必要。文章意在引入代物诉讼制度,分析其成立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应制度的运行架构,以期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5.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最具传统意味的一位学者型革命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也带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特点。他提出的“劳动者为自身利益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实业之振兴,“用社会主义为党”;社会主义者必须研究他的理想怎样“应用于实境”;创造既不同于西欧文明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第三之文明”等社会主义思想和观点,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久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6.
孙中山从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自己长期从事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反思,提出了他的心性文明思想.孙中山所谓心性文明就是指从人内心道德层面入手而谋求国民自我觉悟与精神进步,进而完成改造与富强国家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方案.这一方案有其独到的建构方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中西合璧为坐标,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规扶欧洲之学说事迹;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为依据;以心理建设为主途:用人人的方寸之地做基础,破知易行难,立知难行易;以大同之治为归宿:追求振兴中华、驾乎欧美的中国之大同和世界和平、人类进化的人类之大同.  相似文献   
67.
萨维尼是19世纪历史法学派的核心人物。在他的主要法律著作中,《中世纪罗马法史》尚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兴趣,无专门介绍,这实是一大憾事。因此,梳理法国著名学者基佐对该书的解读思路,可为我国学界进一步研究萨维尼及其学派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68.
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成书于明治八年(1875),该书言简意赅,极具包容性和思想张力,被视为了解日本近代文化必读的经典。日本学界百余年间见仁见智的评价、研究历史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知识谱系。综述学界的百年阅读史,探寻争论焦点背后潜藏的种种隐喻,可为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69.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young people (n = 714) to assess their relationship over time with well-being during adolescence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imacy in early adulthood. Drawing on Erikson's 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changes in adolescent well-being were conceptualized as indirect indicators of identity consolidation. 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borderline, histrionic, and narcissistic symptoms) were conceptualized to represent identity diffusion—i.e. maladaptive personality traits that usually resolve during the identity crisis of adolescence. Latent growth models were used in 2 age cohorts to assess (1)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Cluster B symptoms, well-being, and intimacy at mean ages 13.8 and 18.6 years; and (2)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ir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ver the next 6 years. As expected, higher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well-being during adolescence, and declines in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over time were associated with corresponding gains in well-being. Consistent with Erikson's developmental theory, there wa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uster B symptoms and intimacy that increased in strength as young people entered adulthood. As an indicator of successful identity consolidation, well-being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timacy in femal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相似文献   
7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坚持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党中央强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三个文明"要协调发展,既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