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导致行政诉讼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有必要通过制度变革加以完善。应该设立行政法院,切实保证行政审判的独立公正;将行政机关之外行政诉讼被告的表述,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变更为"其他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将部分行政规范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强化法院对行政裁量与行政解释的审查力度。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民法学民事主体理论为视角,对《香港医院管理局条例》中关于医院管理局的设立、法律属性及其职能、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等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我国办医主体设置、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3.
The paper follows on from earlier work [Taroni F and Aitken CGG. Probabilistic reasoning in the law, Part 1: assessment of probabilities and explanation of the value of DNA evidence. Science & Justice 1998; 38: 165-177]. Different explanations of the value of DNA evidence were presented to students from two schools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to members of fifteen laboratories all around the world. The respon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ose which came from a school or laboratory identified as Bayesian and those which came from a school or laboratory identified as non-Bayesian. The paper analyses these responses using a likelihood approach. This approach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a Bayesian analysis than one based on a frequentist approach, as was reported by Taroni F and Aitken CGG. [Probabilistic reasoning in the law, Part 1: assessment of probabilities and explanation of the value of DNA evidence] in Science & Justice 1998.  相似文献   
34.
Die Ausgestaltung der mietvertraglichen Erhaltungspflicht im ?sterreichischen Recht, va das Verh?ltnis von § 1096 Abs 1 Satz 1 ABGB zu einschl?gigen bestandschutzrechtlichen Sondernormen, sowie die Grenzen der Disponibilit?t der mietvertraglichen Erhaltungspflicht stellen mittlerweile die am intensivsten diskutierten Fragen des ?sterreichischen Wohnrechts dar. Der folgende Beitrag unternimmt den Versuch, ein Resümee aus dieser Diskussion zu ziehen und unter Würdigung m?glichst aller bereits vorgetragenen Argumente zu ermittlen, welche Antwort auf diese Fragen den Vorgaben des geltenden Rechts am besten gerecht wird.  相似文献   
35.
根源于法本身的特性,制定法具有不可排除的种种局限性特征,然而以实现正义和公正为目的的法律,在被实施过程中必须弥补和矫正这种局限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司法途径来矫正法的局限性,不仅是正当的,也是合理的;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对法律的解释、对法的发展和对法的局限性的矫正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但是法官解释法律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为了更好的发挥司法对法的局限性的矫正功能,必须完善法官解释法律的体制和技术问题,而最重要的是解决法官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36.
在医疗纠纷逐年增加、医患矛盾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类社会矛盾的今天,我国目前不但存在着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同时,现存法律制度还存在着不统一现象。为了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医学科学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我国应在明确医疗纠纷的处理原则的前提下,完善医疗纠纷的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37.
郭旨龙 《科技与法律》2014,(6):1010-1029
信息时代网络空间中的共犯行为发生了"异化","一对多"的共犯模式成为常态,导致共犯的从属性降低。司法实践逐渐摸索出了共犯行为正犯化的定性解释模式,并且逐步为共犯行为构建了独立的定量评价规则,这在"发起"多人、帮助多人、针对多人的"不作为""事后"共犯中都可参照借鉴。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以人们熟悉的事实真理为参照,从逻辑学的角度,首先叙述了"事实真理"与"逻辑真理"两者的含义;然后简单回顾了历史上对这两种真理的区分情况;最后分析了逻辑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以及客观性等,希望为更多的人能正确认识"逻辑真理"带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以刑法立法为视角,对1979年以来我国刑法的发展进行了基本梳理。文章将30年来的中国刑法立法分为两个阶段,即"中国刑事法制由初创到成熟(1979——1997)"和"中国刑事法制由成熟到完善(1997——2008)";同时,对30年来我国刑法立法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做了简明扼要阐释。认为,2008年后中国刑法的应然走向是:(1)在刑法的立法理念上,提倡保障人权、确立客观主义;(2)在刑法立法形式上,以修正案为主,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为辅的刑法修改和解释模式将长期并存;(3)在刑法立法内容上,既着力解决现有刑法规范上的遗留问题,又根据国家法制进程和社会需要增减内容。  相似文献   
40.
按劳分配是我国宪法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和劳动制度,其当代意涵需要从经济改革的角度加以阐发。经济改革为宪法按劳分配规范设定了演进主义的解释立场,改革的实践与需求构成解释宪法按劳分配规范的主要依据。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重构了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也改变了按劳分配的制度环境。在与制度环境适配的过程中,按劳分配的规范意涵不断丰富。按劳分配亦服务于重要的宪法目标和宪法价值。新发展理念入宪意味着创新和共享成为新的宪法价值目标。对于按劳分配规范的解释,应与效率、创新、共享三大目标实现衔接互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