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冷却期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众多新型的非典型买卖的兴起,消费者权益比以往更容易受到侵害,冷却期制度应运而生。该制度在境外立法中早已有之,对非典型买卖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消费者的权益具有特殊保护功能。在当前市场经济得以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应当在已有的“三包”制度和《直销管理条例》的基础上,适度修正法律,完善冷却期制度,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2.
我国行政法学的通说否认“其他规范性文件”和不成文法规范的法源地位,认为行政法的法源仅仅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法律规范。这种理论存在严重的问题,它建立在以立法权为核心的法源学说之上,违反了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割裂了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并带来理论和实践中的大量矛盾冲突。因此,中国应当重构行政法的法源理论,承认“其他规范性文件”和不成文法规范的法源地位。  相似文献   
33.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ghts of victims under the 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presents momentous challenges to the Court. Given the nature of the crimes falling under the Court's jurisdiction, victims' reparation claims are often likely to number thousands, if not tens of thousands. Under the Statute, it is the Court's task to organize and determine the modalities of victims' participation in the reparation proceedings. The Court is well advised to closely examine the approaches and solutions developed by modern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mass claims programs that have faced similar challenges. The paper analyses in detail these challenges and outlines the options available to the Court. The authors are attorneys with Lalive, an international law firm based in Geneva, Switzerland.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see http://www.lalive.ch.  相似文献   
34.
关于《罗马规约》的国际法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规约》的诞生是近年来国际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对传统国际法理论的突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国应加强对《罗马规约》理论突破的认识和研究,从而更好地把握国际法发展的趋势,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5.
由于冷战后俄罗斯学界对国际刑法研究不重视,目前《刑法典》中仅存有关普遍管辖权和诉讼时效的规定。但刑法典总则对缺席判决下普遍管辖权的适用、指挥责任和排除违法性理由的判断标准规定模糊,而分则的犯罪体系过于粗略和封闭,没有规定反人类罪和非武装冲突中对战争手段和方法的使用等,需要根据"日内瓦公约"和"海牙议定书"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36.
目前,中国还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中国政府采取这一立场的主要原因在于《规约》中的不少规定都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涉及非缔约国的主权。中国应从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律框架下寻求中国问题的合法性,完善国内立法,同时利用《规约》的有关规定维护我国利益,寻求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同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接轨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7.
制定法,是指不同的享有立法权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和。制定法在我国的法律渊源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因此,制定法的完善就显得特别重要。制定法自身形式有其特殊性,再联系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可分析出制定法有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滞后性、模糊性、缺乏科学性的缺陷。这些缺陷能通过完善立法技术、改革立法制度及以判例法渊源相辅助的途径来完善。  相似文献   
38.
抵销是民法上债权债务关系终止的形式之一,该制度适用于债务人破产程序中,其意义有别,故比较法上就此采取了不同的处理.确认破产抵销权实际上使得享有该项权利的债权人获得了相对优先的保护.但其优先保护应当存有限度,如果债权诉讼时效已届满,在债务人的破产程序中则不得行使破产抵销权.鉴于抵销可以区分为法定抵销与合意抵销两种情形,虽然权利人均不得行使抵销权,但理论依据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9.
黎尔平 《北方法学》2010,4(1):108-114
纽伦堡审判犹如当代国际人权法发展历程上的里程碑,它将自然法思想引入到以法律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实在法中,突破了国家主权在国际人权保护中形成的障碍,明确了个人应承担的国际法责任与义务,使个人成为国际法的不法主体,进而使法律的“应然”与“实然”结合在一起。联合国发扬光大了纽伦堡审判的精神和实质,使国际人权法成为国际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纽伦堡审判到《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生效,后者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与60年前的情况相似,它是否能如设计者所希望的那样还需大国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政策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政策经历了从积极支持到极力反对的大转变。克林顿政府虽然积极参加法院规约的制订,但最终因为在管辖权、检察官独立启动调查起诉程序和侵略罪等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而投了反对票。布什政府则根据《美国军人保护法》采取了一系列极端敌视国际刑事法院的措施,其中尤以所谓的"第98条协定"为甚。但是,缔约国与美国签订的这种豁免协定实际上违背了规约的宗旨,与罗马规约第98条第2款不相符合,是非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