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9篇
  免费   79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166篇
中国共产党   115篇
中国政治   439篇
政治理论   175篇
综合类   13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行政执法作为任何法治国家中所广泛存在的一种政府行为,其对于推进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行政文明作为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精神追寻所在,对其具有重要的指引和评价作用,遵循行政文明的精神有助于行政执法行为在不断的检点和矫正中沿着"善"的轨道运行。我国政府应当以行政文明这一精神为引领,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理念创新,实现政府的自我再造。  相似文献   
992.
行政自制作为行政法治发展的路径之一,既与宪政和外部行政法的前提和框架作用密不可分,也是行政自组织的必然结果。行政国家的权能扩张已经使立法机关的事前控制和司法审查的事后控制力不从心,除了加快宪政和外部行政法建设之外,完善内部行政法,通过行政自制弥补外部行政法的功能性不足,以此推进中国行政法治发展,是一条必要的、有益的、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3.
行政问责是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体现民主和宪政原则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在我国,随着一系列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我国行政责任中的引咎辞职制度逐渐呈现出制度化趋势。以责任控制权力,是最基本的权力控制措施。在我国特殊的政治行政体制和文化传统下,如何积极有效地完善这一制度成了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特别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着力推行行政问责,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  相似文献   
994.
行政相对方与行政相对方权利是行政法的基石范畴。这两个基石范畴界定上的模糊,会导致行政法理论体系的混乱。对行政相对方及行政相对方权利进行语义分析,是进行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和逻辑起点。本文从行政相对方的界定、行政相对方权利的内涵、行政相对方权利与民事权利的辨析,以及行政方权利的划分着手,试图对行政相对方权利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法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995.
行政紧急权的理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紧急权力是一种在紧急状态下受必要的民主宪政的分权制约和人权保障原则实质性制约,由行政机关集中行使的国家权力,其目的即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对国家正常秩序的威胁和侵害,以尽快地恢复正常统治秩序及实现保障人民权利的最终目标.在紧急状态下赋予政府集中扩张的紧急权力,即在于通过该权力的行使,克服现代民主宪政制度的缺乏效率的局限性,尽快地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但是必须在宪政框架下对这种强化的行政权严格加以规制,对行政机关紧急权力给予必要的制约与监督,包括权力机关之间的权力制约以及人民权利对权力的制约,防止行政紧急处置权的滥用和独裁.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只有一套法院系统,没有设立行政法院,诉讼中的附属问题不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具体法律制度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即在行、民、刑三大诉讼交叉时程序如何设置,同一诉讼中涉及不同性质问题如何认定,同一法院系统如何协调、通盘运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7.
In the post-Mao era China’s society and religion are both becoming increasingly pluralistic. State policies toward religion are also evolving. Views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s “totalitarian” exaggerate the state’s control; the civil-society approach overestimates society’s autonomy.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state’s religious policies in terms of a “post-totalitarian” frame of reference.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share a reliance o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to operate and survive, making them potential rivals. As a shrewd monopolist of organizational and ideological instruments, the state seeks to reduce the threat posed by religion, adopting differentiated strategies toward them as they revive. The state co-opts, tolerates, deters, restricts, or suppresses different religions or sects, according to each specific religion’s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doctrine, and compliance with state authority. The state is thus able to prevent the rise of large, independent, and organized religious groups while leaving considerable space for religious activity. Dr. H. H. Lai is a faculty member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who has researched on China’s state-society relations.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thank three anonymous reviewers for their comments and Mr. Kelly for his thorough and helpful copy editing.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和博弈论作为分析框架,对政府治理形态嬗变过程中存在的路径依赖现象和地方政府不合作博弈现象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进而提出打破恶性路径依赖和不合作博弈困境的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999.
报表是政府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在政府运行的实践中却经常出现报表异化,即报表不能提供真实的信息。这种报表异化现象导致了政府过程极易出现偏离公共性的倾向,形成对政府公共性的侵蚀,原因是政府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行为以及相关制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1000.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人员滥用或错误适用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所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案件也比较多,同时还可能引发其它社会治安问题。文章就公安交通行政强制措施的认定、与相关行政行为的区别,以及对其的法律控制等方面作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