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7篇
  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80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4篇
法律   569篇
中国共产党   311篇
中国政治   554篇
政治理论   377篇
综合类   1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初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口老龄化会引发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但家庭和社会并没有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好准备。一方面,家庭的照顾能力弱化;另一方面,机构照顾和社区照顾不能令人满意。再者,政府也缺乏一项直接针对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的政策。凡此种种,使老人日常生活照顾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8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关注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83.
民法的本位在我国有多种说法 ,但多有偏颇。应将其归纳为两个有机联系的的方面 :民法的基础是什么 ,民法调整的方法论重点是什么。其中民法的基础是市民社会 ,这也是民法本位的核心部分 ,而对中国社会形态中的市民社会的辨别与建构对我国民法现代化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84.
(1)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模式确立起来 ,是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结果。由于受苏联模式的束缚以及缺乏现代化经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认识有明显的局限性 ,在领导现代化建设中 ,长期缺少具体的和阶段性的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现代化的现实目标 ,是我们党长期犯“左”倾错误原因之一。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 ,从中国实际出发 ,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 ,使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 ,在现代化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全面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 ,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 ,并进行国际比较 ,从而对中国现代化战略进行调整的结果。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目标模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8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就必然要求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 ,要求作为人类半数的女性由“传统女性”向“现代女性”转变。为此 ,女性必须调整心理素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素质 ,从而更好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86.
德宏州具备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德宏州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德宏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87.
杨春风 《桂海论丛》2004,20(1):86-88
文化深深地蕴涵在小康社会的总体内容当中 ,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意识 ,坚持综合创新的文化原则 ,处理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 ,同时要避免重经济轻文化、重宣传轻建设、重短期轻长远、重设施轻素质、重事业轻产业等错误做法。  相似文献   
988.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文化是流动和扩大的,有变化也有创新,个人可以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在文化的不断创新中成为变体,经个人进入集体创造成为了社会的共识,使文化有了社会性。文化如果不为社会所接受就很难保留下来。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989.
孟昭元 《桂海论丛》2003,19(3):71-7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知识体系和人力资本结构将要发生重大改变 ,持续地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并改进其质量 ,有赖于是否具备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 ;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可以提高投入产出比 ,并且有可能产生递增的人力资本扩散和带动效应 ;提高劳动力素质 ,不仅是中国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根本出路 ,而且有助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990.
依据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小康社会思想、“三步走”发展战略理论和共同富裕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