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487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89篇
政治理论   127篇
综合类   55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62.
Multicultural policies often deviate from the principle of equal opportunity since it assumes exclusive policy target groups with extra budget and appropriate organization. If this is so, by what rationale can multicultural policies be justified? Why should we accept such unequal treatment as a procedural method to achieve a more equal society as the final goal? This paper examines justifying logic for multicultural policies that inevitably have an arbitrary aspect of state intervention. This paper first differentiates two kinds of logic, namely universal human rights and the benefits of diversity, which provide supporting rationa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cultural policies. We can witness from the US history that the benefits of diversity have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ain logic justifying affirmative action instead of liberal discussions on social justice and universal human rights of the 1960s. Korea also shows such a shift towards a utilitarian justification which has focused heavily on the benefits of diversity. However, the utilitarian rationalization for multicultural transition can be easily withdrawn when the benefits of ethnic, cultural, and religious diversity disappear, suddenly leading to unexpected discriminatory situation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discussion of normative justification is required, and such discussions need to be internalized among the citizens of a politic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963.
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基础的方式,具有快捷、便利和低成本的优势,有利于劳动争议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解决劳动争议、平息劳动纠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存在的立法定位偏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缺乏独立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劳动争议调解能力欠缺、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还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等缺陷和问题日渐突出。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思路是:加强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建设,强化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取消劳动争议的企业内部调解和仲裁调解;提升劳动争议调解的专业化水平;赋予调解协议以法律效力等等。  相似文献   
964.
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建立高效权威、符合司法规律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办案机制、提升法律监督效能的现实需要,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探索建立突出检察主体地位的办案责任制,以完善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为抓手,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明确检察官办案责任和权力,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形成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管理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当然,从试点运行到逐步推进,这项制度在取得明显实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争议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65.
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资产关系尚未明确,究其缘由,以往研究忽略了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分析。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将信息传递方式引入模型,将Howard的消费者决策模型作为理论依据,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不同维度(环境责任、社区责任和消费者责任)和品牌信任及品牌资产与其维度(品牌联想、感知质量和品牌忠诚)的作用关系,并分析了不同信息传递方式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信任作用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企业环境责任对品牌忠诚和品牌资产作用关系显著;社区责任仅与品牌联想的作用关系显著;消费者责任通过品牌信任间接影响品牌资产及各维度。信息传递方式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信任作用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66.
作为侵权与不作为侵权是以行为为逻辑起点对侵权行为的划分,不作为侵权行为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但是二者在具体的实践中却不易辨认。不作为侵权责任在构成要件上有自己的特点,其规则原则也有特殊性。我国不久之前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中并没有提及“不作为侵权”,更没有分析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967.
监狱工作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在社会上预防和减少犯罪。但是,监狱只能管"三尺门里",只有按照中央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原则,科学构建监狱工作的社会责任体系,才能全面提升监狱工作的绩效。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出发,来分析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下监狱工作的社会责任体系构建问题。构建了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下监狱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的社会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968.
李春雷 《行政与法》2014,(12):65-68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我国正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要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局面,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其责任不可推卸,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69.
监狱青年民警是监狱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其健康成长问题须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要正视现实,透视危机,抢抓机遇,多措并举;要增强责任感,多打主动仗。具体可采用"做好样子、引好路子、结好对子、腾出位子、巧用阀子、守住底子、收拾摊子、舍得票子"的"八子"诀,进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教育。  相似文献   
970.
中国企业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投资环境履职问题及其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湄公河开发热"持续升温,投资潜力大,投资带来的环境影响甚至潜在环境风险需要防范。本文借鉴国际上经验做法,结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与问题,从法律法规、政府监管体系、金融监管、第三方参与、企业主体作用以及国际环境合作等六个方面提出规范中国企业投资环境履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