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3篇
  免费   157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761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855篇
政治理论   153篇
综合类   307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640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刑法理论发展史上,经由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的对立纷争,罪刑关系经历了从罪刑均衡到"人"刑对应的演绎脉络。我国当代刑法理论确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藉由刑事责任论的建构和充实,较为完美地实现了罪刑关系范畴中行为考察和行为人评价的统一。梳理从罪刑均衡到罪责刑相适应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伴随刑法理论的发展,犯罪人逐渐实现从消隐到凸显的地位变迁。当代刑法学的发展方向,应是日益重视行为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人格特征的评价。以此为视角,我国刑法学应从理论上更加重视主观因素和行为人因素的植入,在实践中更加关注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的评价和犯罪恶性的改造。  相似文献   
942.
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建立了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机制。在肯定这一机制建立的正当性的同时,有必要对"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内涵、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的范围、有权移交行政证据的主体等基本问题予以分析和阐释。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可能造成司法实践操作的混乱,导致侦查活动前置,架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为此,应当完善相关法律规则,划清侦查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的职能界限,严格行政证据的审查标准,加强对辩护方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943.
未经法律授权即可对公民实施包括限制人身自由在内的强制措施,这是劳教制度最大的制度软肋,也是致其最终被废止的根本原因。劳教制度废止后的制度设计应当引以为戒,尽量避免"劳教制度已死,劳教式管理模式还在"的尴尬局面。遵循理念先导、制度跟进的规律,未来的制度设计必先契合法治理念。而于刑事法治理念而言,不遵循刑法宽容理念的制度设计必定依然难逃窠臼。故而在改革中除了要关注基本制度的构建和刑事政策的贯彻之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刑法宽容理念的培养和倡导。  相似文献   
944.
赵运锋 《北方法学》2014,8(5):60-69
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之间不仅是宏观的关系构造,还有微观的勾连论证,尤其是后者,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刑法刑事政策化是我国刑法教义学的发展方向,为了推动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从相互隔离到相互融通,就需要在刑法理论上为政策要素进入刑事教义学构建合适路径。在消弭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学李斯特鸿沟的过程中,以刑制罪司法逻辑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45.
中国侦查政策内容十分丰富,但政策存在明显不足或者缺陷,并导致侦查政策和法制功能弱化。应当深刻变革侦查政策与侦查法律之间的关系,使书面法律真实化、生活化,幕后侦查权力公开化,侦查权力运行有序化;革除超级侦查强权和法外侦查权,建立"充分但有限,规范而高效"的现代侦查权和侦查法制模式,保持侦查权力与控制、惩罚犯罪和保护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应当实现刑事侦查政策及其理论的革新和转型,重构刑事侦查政策,实现侦查政策法治化。  相似文献   
946.
薛现林 《河北法学》2004,22(1):68-72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其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刑事证据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影响了刑事证据制度的变迁;扩大了刑事证据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非自然物进入证据之列;对于收集、固定和保全刑事证据,既提供了新的手段,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于刑事证据的采信规则也产生了影响。从科技的角度研究刑事证据,可以为我国建立完善刑事证据规则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7.
片面共犯能否成立,是刑法理论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共同犯罪主客观相统一理论为基础,从司法实践的实际需要和共同犯罪构成要件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认为片面共犯是能够成立的.  相似文献   
948.
私营企业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晓琳 《河北法学》2004,22(2):151-154
我国目前已形成私营企业的基本法律框架,而建立在所有制基础上的私营企业的概念已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现行立法上存在着诸多对私营企业的不平等待遇,应调整私营企业有关立法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49.
战争行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暴的行为之一,在国际犯罪种类中也属于最为严重的罪行之一。近代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仅没有达到战争发动者所欲追求的结果,反而进一步暴露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发展了涉及战争行为的国际法律文件。1949年的四个《日内瓦公约》及两个《附加议定书》确立了战争行为采用的规章和规则,并进一步确认了战争罪行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习惯国际法的基本模式。因此战争,尤其是国际性的伊拉克战争不可避免地涉及国际法和国际刑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0.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crime scene technicians in the Swedish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particularly how Swedish crime scene technicians not only examine crime scenes but also facilitate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 joint production of forensic evidence. It proposes thinking about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s a conglomeration of epistemic cultures, that is, of communities with different ways of producing and understanding forensic evidence. Such a perspective makes it possible to understand interprofessional frictions as epistemic frictions as well as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facilitations, mediations and translations that crime scene technicians perform. This perspective also makes it possible to illuminate how the crime scene technicians’ professionalization – a professionalization from the outside – affects both their future crime scene work and their facili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