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9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东京为例,分析了其在"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两方面是如何协调进行的,进而给大家以启示.  相似文献   
22.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赋予其新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牢牢把握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工作方式上充分体现时代性,工作中才能准确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23.
论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实践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女大学生也有自己的就业优势:她们交际能力强,语言沟通能力强,具有善解人意、了解他人心理的特点。高校应在女性人才培养上,突出女性特色;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上,对女生进行分类指导;在就业市场开拓上,搭建女性就业平台,从而促进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4.
天津市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市部分院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展开调查,分析了我市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目的及途径;阅读书籍的种类和特点;新兴媒介互联网对传统阅读的影响;大学生喜欢的作家、作品和对当代文坛一些文学现象的看法等,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归类与分析,对我市大学生阅读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高校语文课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5.
关于信息心理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心理战将作为独立的作战样式登上现代战争舞台.把握信息心理战概念,需要弄清信息与心理、信息心理战与传统心理战、信息心理战与信息战的关系.信息心理战的基本特征是基本武器是影响心理的有效信息;直接目标是敌方人员的心理及能力;主要路径是现代传输、传递与传媒技术;作战领域空前扩大.它的进攻方式包括造势心理战、网络心理战和宣传心理战;它的防御方式包括心理防护教育,反心战措施以及心理伤害的调节和恢复等.  相似文献   
26.
确立"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关乎中国之命运的又一历史性抉择.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必须从历史规律、价值体系和思维路线上深刻理解"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特征与意义.  相似文献   
27.
"弱国家"形态及其根源:印尼的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礼伟 《东南亚研究》2003,(2):27-33,40
本文主要探究弱国家的形态特征及其根源,并具体分析了印尼这一个案.所谓弱国家,是指政府(履行其基本职能的)能力滑坡、社会结构趋向于涣散的这一类国家,是介于正常运转国家与失败国家之间的一种国家类型.造成弱国家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治形态转型期的新旧二元结构冲突,也包括原本就比较松散的种族一宗教结构,以及全球化时代来自世界体系的压力.新权威主义可能是转型时期国家避免弱国家局面的一种实用制度和策略.  相似文献   
28.
浅析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论述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解。事实上,马克思的论述不是对"人的本质"的定义,而是揭示了人所表现出的善恶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的观点不是环境决定论。  相似文献   
29.
“社会浮躁病”的症状、特点、成因及其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浮躁病"是消极社会性格和失衡社会心理的一种病态,它具有多种具体的发病类型和表现形式,具有危害性、普遍性、传染性、私利性和衍生性等特征。当前,"社会浮躁病"已侵染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蔓延之势。它的产生、泛滥和蔓延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和根源,必须多管齐下、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30.
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侵犯商业秘密罪, 是指行为人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该罪能否成立, 可以从主体、客体、主观和客观要件等方面对它的构成特征进行分析, 要在司法实务中划清本罪与假冒专利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界限, 还要注意对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 非法侵占、擅自转让商业秘密的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和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