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13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2篇
法律   104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2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治安行政案件辨认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行政案件常用的一种调查取证方法。当前,治安行政案件辨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观上证据意识不够强、客观上辨认条件有限、程序上辨认规则难以落实、辨认笔录记录的内容不科学。治安行政案件辨认程序主要应当做好辨认准备、辨认实施、辨认笔录、辨认结果审查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严格依法进行辨认,杜绝违法辨认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明确山西汾城方言紧喉音节与对应普通话音节在司法话者识别时的可比性及该紧喉音的声学特性。方法利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山西汾城方言紧喉音节及对应普通话音节的韵律特性、音质特性等声学特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得出了汾城方言紧喉音的发声态主要为嘎裂声,汾城方言紧喉音对声母没有明显影响,紧喉音韵母与普通话韵母在共振峰频率上的一致性要远高于共振峰相对强度上的一致性等认识。结论为在汾城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进行司法话者识别以及田野调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资料法医学同一认定的鉴定原则、思路及方法。方法总结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92—2012年受理的30例医学影像资料同一认定案例,对影像资料数量、种类,鉴定利用的识别点及其类型、间隔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胸部X线片为最常见的鉴定资料类型。利用的识别点共有33处、6种类型,包括:自身惟一性特征、骨骼自身结构的变异或发育畸形、疾病或退行性变、创伤后病理变化、医疗后果和正常形态的多处一致。结论影像资料常规审查是案件受理前提之一,同一认定时结合资料类型、投照部位及案情特点选择相应识别点,自身惟一性识别点最佳,多种类型识别点联合使用,识别点多处表现一致得出肯定结论者可应用于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994.
由于签名笔迹字数少、可摹仿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始终是笔迹鉴定的难点。笔者从不同类型的摹仿方法出发,讨论不同方法下摹仿签名笔迹的特点,总结其特征规律。同时要重视笔迹鉴定过程中了解相关案情,为识别是否存在摹仿现象提供线索。在此基础之上,对比摹仿签名笔迹特征的变化规律,并从摹仿签名笔迹特征反映构成方面系统性地进行鉴定,鉴别是否存在摹仿签名的情况。通过撰写此文,以期对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实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5.
NCBI数据库在常见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对常见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庆市常见嗜尸性蝇类不同发育历期2科5属7种样本52份,采用Chelexl00法提取mtDNA,利用2对引物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辅酶I基因,分别截取498bp和841bp相同长度的序列,采用MEGA软件计算种内及种间进化分歧情况,并分别在NCBI数据库进行序列BLAST搜索种属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所得序列种内进化分歧均数在0%~0.7%之间,种问进化分歧均数在7.5%~16.1%之间;7个种属的样本序列Ⅰ和序列Ⅱ分别有5个和6个种属完全比对正确,样本总体的正确率分别达到96.15%和98.08%,Maxident值均在97%以上。结论采用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并借助NCBI数据库强大的检索分析功能,可准确进行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种属鉴定,为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利用脑颅骨特征推断黄种人和白种人种族的判别方程,并评价其法医学意义。方法收集141例成年人脑颅骨样本,其中黄种人60例,白种人81例。选取脑颅骨lO项特征指标,对125例样本进行测量,运用SPSS16.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t检验和Fisher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方程。并使用16例样本对方程的判别正确率进行盲测。结果本文选择的10项脑颅骨特征指标变量均具有显著性种族差异(P〈0.05);建立了5组单项指标和4组多项指标进行种族推断的判别方程,综合判别率为74.4%~94.4%;随机选取16例样本的盲测结果,正确率为81.3%-100%。结论脑颅骨具有种族差异性,本文建立的判别方程可在黄种人和白种人的种族推断中选用。  相似文献   
997.
个体识别SNPs位点组合筛选与法医学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用于包括中国主要民族在内的多个群体个体识别的SNPs位点组合体系。方法以Kidd实验室筛选的86个SNPs位点、欧洲SNPforID组织构建的52-plex SNPs复合检测体系为基础,收集和整理这些位点在HapMap数据库中11个人群的分型数据,计算各位点杂合度和Fst值,筛选杂合度〉0.4,Fst值〈0.06,并在研究人群中处于Hardy-Weinberg和连锁平衡的位点组合。针对这些位点,采用MassARRAY分子阵列技术对自行收集的8个人群(尼日利亚人、坦桑尼亚查加人、印度人、丹麦人、俄罗斯汉特人、中国汉族、藏族、维吾尔族)308份样本进行分型,统计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按本文标准共筛选出66个SNPs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之间互不连锁,平均杂合度和Fst值分别为0.475、0.014。在本文收集的8个人群中的随机匹配概率在1.45E-24~4.72E-27之间,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5 608~0.999 997 876之间。结论本文筛选的SNPs组合系统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可用于本文调查的HapMap数据库中11个人群和本文收集的8个人群的个体识别鉴定。  相似文献   
998.
盗窃罪、诈骗罪和抢夺罪是三个常见的、多发的侵财类犯罪,占据刑事犯罪的多数。三罪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当一罪中混合着三种罪的作案手段时难以辨别。司法工作者应在查清事实和情节的基础上,以法条为标准,综合运用法学知识,借助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案件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999.
金融衍生产品的保值性、收益性、全球性等特点充分满足了21世纪人们对金融投资高回报、高收益的追求。但是金融衍生市场繁华背后存在着巨大的监管漏洞,巴林银行破产、中航油巨额亏损等投资失败的典型案例都说明了在这个市场上,风险管理控制没有跟上其经济发展的步伐,这必然阻碍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为立足点,结合一些国际案例的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从法律监管为切入点解析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控制,可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法律风险识别与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Homicide perpetrators can use concrete as a means to conceal their victims. When concrete encasement is encountered in the forensic field, albeit rarely, it is often coupled with postmortem dismemberment. This method of obscuring the evidence presents unique investigative obstacles, specifically related to identification. Various approaches to obtaining fingerprints from decedents encased in concrete have been suggested and implemented over the years. The presented case is that of an initially unidentified 44-year-old male, who was subject to postmortem dismemberment and concrete encasement. Meticulous excavation techniques facilitated preservation of evidence and an anatom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body. These techniques enabled inspection of the incision sites of the dismembered remains during the postmortem examination. Identifiable jewelry and tattoos were noted at autopsy. Further, the resulting concrete molds could be utilized to obtain fingerprints. These prints were used to ultimately identify the deced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