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7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认定并不是单一的。如果"办卡人"自己办卡恶意透支,则"办卡人"为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办卡人"办理信用卡后,与他人出于恶意透支目的造成危害后果,则"办卡人"与使用人为本罪的共犯,共同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办卡人"办理信用卡后,并非出于恶意透支合谋的目的,借给他人使用造成危害后果,则"办卡人"承担民事责任,使用人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2.
“4.27”和“6.20”特大票据诈骗案和贷款诈骗案是公安部督办的案件。这两起金融诈骗案件,从其作案手段来看,可谓多种多样。“4.27”及“6.20”案具有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案情复杂、涉案人员众多、内外勾结、追赃困难、损失严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3.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化的时代。网络化的发展及其普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网络化给生活各方面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另一方面虚拟的网络也成为了犯罪分子作案平台和手段。网络"酒托女"诈骗犯罪就是通过网络平台来色诱被害人、并与其约见后带领被害人到托店进行高额消费来诈骗钱财的犯罪行为。当前,网络"酒托女"诈骗犯罪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毒瘤,呈"井喷"式发案状态。本文,对网络"酒托女"诈骗犯罪的组织结构,发案规律特点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侦破此类案件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4.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这种犯罪具有侵犯对象广泛、连续犯罪、手法带有一定的智能性,且不断翻新、犯罪成本低、有一定的组织性等特点。要有效地防控此类犯罪,必须从基础建设、技术防范、规范行业行为、宣传教育等多角度、多层面着力,规范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控制能力,构建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05.
金融诈骗犯罪对我国金融体制的危害日趋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金融诈骗犯罪出现了智能化、专业化、国际化等特征。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应着重从行业预防和法律预防入手 ,建立专业的经侦队伍和银行与警方的协作机制 ,强化打击金融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6.
网络诈骗犯罪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诈骗犯罪形式,具有高科技性、高智能性、方式多样性、作案隐蔽、地域跨度大等特点。尤其是其隐蔽性、跨地域性,使得警方对案件的立案追溯显现出一定漏洞。目前公安机关在网络诈骗犯罪立案中遭遇到地域管辖不明、群众报案态度消极、取证困难等困境。  相似文献   
107.
在司法实践中,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还存在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捡拾他人信用卡后通过自动取款机取款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抢劫、抢夺、诈骗他人信用卡并且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以及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冒用对象是否包括伪造的或作废的信用卡三个疑难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8.
冒用他人信用卡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中的行为之一。其中的冒用的含义与民事领域中的冒用含义有不同之处。民事领域的冒用含义更加广泛。刑事领域的冒用含义的实质是身份的盗用。我国刑法第196条第三款将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按盗窃罪定罪并不妥当,应定为信用卡诈骗罪。对于冒用的特殊情况:机器的被骗、特殊身份者使用以及经过授权者不当使用信用卡,其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冒用"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9.
票据诈骗罪是金融诈骗罪中的一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票据诈骗罪逐渐成为多发性案件。由于此类案件牵连案件多,形式复杂,在实践中较难把握,笔者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的论述了票据诈骗罪的概念及五种行为方式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0.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interest in elections as exemplified by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election monitoring induces temporal shifts in the use of violent intimidation by political actors. The presence of international electoral missions lowers the potential for election-day violence relative to the pre-election period because domestic actors likely refrain from intimidating opposition candidates or voters before the eyes of international observers, but creates incentives for political actors to engage in violent manipulation in parts of the electoral process receiving considerably less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such as the pre-election period. The article expects that international election observation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violent manipulation during electoral campaig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lection-related violence for African elections in the 1990–2009 period shows that the presence of election observers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pre-election violence, but has no effect on election-day viol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