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514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196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4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Recently, several new pieces of water legislation have been promulgated in both Zimbabwe and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The new acts are an attempt to correct injustices of a colonial past and to trigger development towards effective, equitable and efficient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luenced by the policy decisions in Agenda 21 and the need to respect economic and social human rights. This article aims at identifying and describing factors of prime importance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Major factors are earmarked and derived from the proceedings in Zimbabwe and are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 in South Africa. Thorough analysis by the author of proceedings, preambles, memoranda, legislation and addenda has induced roughly 5 major reform issues: The call for equitable water distribution based on a widely consen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trategy; The need for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conducive to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through decentralisation processes; The redressing of legal shortcomings in former water legislation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grated approaches; The introduction of instruments of cost recovery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need to develop human resources capacity and institutional strength within the implementing agencies.For both Southern African states, these issues appear to be of comparable importance as major triggers for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although not always in the same sense.The resulting most important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are presented, discussed and compared. Finally, prospects for and constraints 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water legislation in these countries are compared.  相似文献   
62.
系列案件中的犯罪思维定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思维定势是系列案件作案人的犯罪思维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侦查人员为了能够识别和查找系列犯罪案件的作案人,必须对作案人的犯罪思维定势进行剖析.系列犯罪案件作案人的犯罪思维定势可以分为常态人格特征的犯罪思维定势和变态人格特征的犯罪思维定势.这两种犯罪思维定势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前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稳定性"或"规律性"特征;后者往往表现出某种程度的"非稳定性"或"缺乏规律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3.
本文应用红外光谱指纹图特征,通过研究模式识别检索的4种识别技术,考察对同一批次毒品的同一认定的置信度,从而筛选最佳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4.
壮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及其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3个STR基因座(D21S11、HumFGA、D19S253)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及其在实际检案中的应用价值。以自制等位基因Ladder样品作为标准对照,用PCR结合PAGE技术对3个STR基因座的扩增产物进行分型。结果显示:D21S11基因座有14个等位基因,有44个基因型;HumFGA基因座有15个等位基因,40个基因型;D195253基因座有9个等位基因,23个基因型。经检验,3个STR基因座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累计个体识别力(DP)为0.9995。3个STR基因座在壮族人群属高识别力遗传标记系统,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5.
单位共同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位共同犯罪,是我国刑事立法和理论的一个发展,文章对单位共同犯罪的特征、形态、责任,在与自然人共同犯罪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了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66.
生产要素主要是指劳动、资本、土地和经营才能。收益在不同的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 各生产要素在获取报酬时, 是以让渡自己的产权为前提条件的。在改制企业, 工资分配与红利分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收入差距将继续扩大。工资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依托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培育和完善市场主体,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层机制, 实现三大分配原则, 保证收入分配与社会经济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的融合与协调。  相似文献   
67.
加入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巨成 《思想战线》2002,28(4):120-123
中国加入WTO后 ,首先就要经过解放思想 ,树立“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大学理念。实行大学自治是解决中国大学目前存在的许多严重弊端问题的最好选择。同时应采取以内涵式发展为主 ,外延式发展为辅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 ,更要重视精英教育。  相似文献   
68.
现代生活中,平板玻璃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建筑物中,在刑事案件中经常能够提取到经犯罪分子破坏的玻璃碎块,所以对玻璃碎裂痕迹的研究对于侦查破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中以平板玻璃坠落后的裂纹痕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实验样本,对裂纹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以及物理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平板玻璃落地后裂纹中放射纹上的弓形纹向上汇聚、切向裂纹上的弓形纹向下汇聚,放射纹作用点分布位置在离地面较高一侧。  相似文献   
69.
杨秀萍  马云泽 《桂海论丛》2011,27(4):103-107
经济发展是指经济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转变,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两个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主要由其发展模式决定。"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但引发的社会问题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必须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注重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强调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转变经济结构,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社保体系和创新体制、机制来实现发展模式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70.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必须研究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