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2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开审判原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对公开审判问题的关注更多地停留在形式上,对于制度内容的合理化殊少涉及,这决定着改革效果的有限性和难以持续性。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拓宽不公开审理案件的范围,精密化公开审理的程度,提高利益相关人的程序参与和强化对法院是否公开审理裁决的救济。  相似文献   
52.
论环境侵权责任不以“行为违法性”为要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程  李爱年 《行政与法》2008,(4):108-110
环境侵权责任是私法调整手段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运用。构成要件是确定环境侵权责任的依据,通观目前我国学界对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争论,其聚焦点主要是污染环境的行为是否必须具有违法性。从我国相关法学理论、现有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可以看出:“行为违法性”不应成为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53.
宪法与程序紧密相联,而宪法的公民程序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宪法的实施和人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当前,对于现行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存在各种批判,从多个方面论证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可以发现,我国刑法的混合犯罪概念具有不容置疑的正当性。它能够科学地解决刑法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冲突,不存在发生冲突时以社会危害性为最高标准突破刑事违法性进行类推的问题;它体现了社会危害性与形事违法性的统一,不存在社会危害性标准与规范标准冲突的问题;它由本文和但书两部分共同组成,不存在逻辑矛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在逮捕条件中确立了预防性羁押制度,但只作了一般性的规定,目前,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明确预防性羁押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以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权保障和社会防卫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6.
宋双  钱大军 《行政与法》2005,2(6):44-46
司法程序公正要素的结构体系应以人的主体性为理论基础。只有能够体现当事人的尊严和人格,保护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的要求和内容,才可以纳入结构体系的架构。  相似文献   
57.
针对我国环境法"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症状,一些向"西方求医"的学者不禁会关注到美国环境法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此制度关注点不再局限于补偿受害人的损失,更具备了惩罚性的特征,增大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亦会对违法者产生威慑作用。但是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实施具有独特的法律背景及历史沿革,而我国司法实践中,惩罚性赔偿制度尚在探索阶段,且步履维艰,缺乏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司法环境,因此该制度在我国宜缓行。  相似文献   
58.
王超 《河北法学》2008,26(2):38-41
如何控制死刑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控制死刑主要包括实体控制与程序控制两种路径。尽管通过宪法或者刑法可以对死刑控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通过实体控制死刑,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相比较而言,通过程序控制死刑,则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中国目前无法全面废除死刑而实体控制又存在较大难度的情况下,通过程序控制死刑应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59.
法律应体现正义,对此应作出法哲学的历史考察。研究表明,对"正义"的追问必触及到其中关于"程序"与"伦理"的内在矛盾。要强调,"程序正义""伦理正义"的合理性,共同构成"法律合法性"的基础。总之,应当立足实际建设体现"程序正义""伦理正义"相统一的"正义之法"。  相似文献   
60.
论涉外案件处置的制约因素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剑波 《政法学刊》2008,25(1):110-113
涉外案件处置中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表现为法律法规尚不完备,现行法律法规关于涉外案件实体性和程序性权利设置不合理,涉外案件办案机制不健全。宜深化执法理念,构建完善的涉外案件处置法律体系,完善涉外案件警务合作机制;提高办案人员素质,增强办理涉外刑事案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