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9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2454篇
中国政治   865篇
政治理论   168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31.
1 1932年初,日本侵略军依田旅团所属的骑兵第二十七联队中佐队长古贺传太郎,以扫匪为名,率兵侵占锦西.  相似文献   
32.
魏晓彤 《前沿》2002,2(8):114-117
在抗日根据地我党十分重视宗教工作 ,切实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广泛接触宗教人士 ,与宗教界建立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 ,切合实际的宗教政策 ,极大地调动宗教界抗日救亡的积极性 ,击破了国民党顽固派对我党宗教政策的歪曲 ,对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据新华网报道,不久前,南京市航空联谊会、部分抗日航空烈士家属和300多名师生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深情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3000多名中国、美国、前苏联及韩国的航空烈士。读罢此消息,笔者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34.
为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周剿”,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1934年7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随军中央代表曾洪易)组成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下简称先遣队)6000余人,向阂、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为配合这次行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又命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黄火青)4000余人,在先遣队后交错前进,护送先遣队渡过闽江执行北上抗日先遣任务,即“东线行动”。  相似文献   
35.
走进何家冲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近三千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罗山县何家冲村出发向西进行战略转移,历经千辛万苦,于次年9月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今天,在长征精神鼓舞下,当地干部群众正以饱满的热情建设着和谐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36.
37.
张政  肖珊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5,(14):52-52
从横县县城横州镇往东北8 公里,就到了远近闻名的国家级 文明村笔木脚村。笔木脚其实只 是一个屯,31户人家,160多人。 相传100多年前,这里山花遍地、 百鸟欢歌,村后山坡上有一株五 人方能合抱的笔木,树冠特大, 遮天蔽日,树叶茂密,一支支向 上的树梢犹如向天书写的大笔  相似文献   
38.
白明启 《世纪桥》2005,(10):64-66
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对调整改造中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黑龙江,既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舞台, 也面临着前途和命运的严峻考验。众所周知,所谓的老工业基地,主要是“老”在观念上、体制上、结构上。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观念更新、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必须强化全球意识和全球战略思维,围绕“振兴之本——  相似文献   
39.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并轨改制、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灵活就业人员已经成为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的主体,2006年2月全省养老保险非公参保人数已达到140万人,占参保总人数的43%。一年中参保人数达到71万人,超过了1993年以来10年多非公参保人员总数,并且还将继续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近期我们进行了专项调研。  相似文献   
40.
1940年9月中旬,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接到了陈毅要他支援"黄桥决战"的电报.于是,他集中5个团的兵力,分路从淮海地区兼程南下.进军途中,传来了"黄桥决战"胜利的捷报,黄克诚便和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部留在阜宁县东沟一带.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五纵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被任命为师长兼政治委员,坚持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活动在盐阜区,直到1945年10月奉命进军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